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5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话,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特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二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征服土耳其主要是依靠印度的人力,但是英国对古老土耳其帝国残存部分的主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插曲。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和会建立了凡尔赛体系,并筹建国际联盟,作为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工具。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华盛顿会议,在承认美国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解决中国问题等达成协议。由此,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正式建立。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最重要结果之一,就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展相应的变化。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1)据材料一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 你认为每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一战对英、美及俄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同之处。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青海生)试题
2 . 历史分期是历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历史过程中不同时期或阶段之间质的差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人类的早期文明,在这一阶段,神明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均受到神意的桎梏并以神为中心来看待世界,而没有超出这一局限。在历史实践中,神明崇拜大行其道,统治者通常被看成是神之子,代表神来统治人民,当然也利用神明的威严来施行其统治。所谓人类的轴心文明,指在思想和观念上超越了神明的束缚,建立起以人自身为中心的世界观的文明。这类文明所建立的原创性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历史与文化形态。在轴心文明之后,鲜有原创性的文化体系出现,大一统的帝国此时开始形成,大体上可以说是古代帝国兴盛的阶段。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中国、印度、希腊,人类文明进入“轴心时代”。

——(德国)卡尔·雅斯贝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分期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任选材料二的一个文明中心,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被列为“轴心时代”文明中心的依据。
今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材料二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认识有何变化?依据材料说明变化的理由。
(2)材料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从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次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是缘于农村的现实现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批农民进城变身为农民工,导致农村大片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块经营,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农业产出低。城市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一边是城市化的一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此来加速农业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纲领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的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困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怨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三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的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控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1)材料一中的“纲领”指什么?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俄国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些条件决定了俄国走上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青海生)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期间,日货逐步取代欧货成为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原住民的重要消资品。如1915—1918年,日棉(棉纺织品)在印尼的输入额实现了成倍增长。与此同时,英属马来   西亚抵制日货运动演变为抢米风湖。印尼华商也逐渐展开正面的抵制日货运动。此时印尼的共产主义者则开辰暴力斗争。荷兰殖民当局向华人商会等组织施压。声明政府将严厉处罚与共产主义有关联的群体和组织。殖民当局惧怕华侨中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正在组织全国哭工的“东印度社会民族联盟”(1920年改纽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印尼共产免早期组织之一)结成联盟,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摘编自费俊英《近代海外华侨民族主义的多重面向——以荷居东印度中华商会兹创日货运动为倒的分析》

材料二   1945年8月5日前,日本殖民当局不断向印尼人灌输在“大东亚共荣图框架下许诺他们独立”的思想,以此争取印尼人的忠诚和屈服以便对两方殖民者展开“圣战”;8月5日后,日本人则宣称“日本与印尼的独立毫不相干”,声称假如卷入印尼的独立就会伤害自己的民族尊严,违抗盟军要求保持其政治现状的指令,进而扰乱本国的民族政治。1995年4月一名印尼民族革命的亲历者在东京大谷大学发表演讲称,张予印尼国家生命的弦立空言(1915年8月17日)完全是印度尼西亚人的事情,除了个别的同情者之外,日本当局仿佛就是一位漠然视之的旁观者而已。官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赋予印尼人政治自由。1945年8月16日下午,苏加诺等印尼民族主义领导人无视日军同您与否.堤前逝请“独立筹务委员会”成员开会。

——摘编自梁展《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充待·安幽森约民族主义想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影响印尼民族民主运动的因素。并简评当时的印尼民族民主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前夕日本侵略者对印尼独立态度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尼取得独立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学家眼中的凡尔赛和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在《(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中阐述了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设想

◆我们通过提议设立自由贸易同盟,可以挽回在组织和经济效率方面的部分损失,这些损失是大战之后出现的无数新的政治划界以及成立的许多民族主义政权所造成的,他们的特征无不是贪婪而猜忌、缺乏经验而又在经济上存在诸多的缺陷。

◆协约国内部债务问题与欧洲各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热烈的大众情绪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此种情绪的基础,并不是建立在对德国实际上能够支付多少赔款的合理计算之上,而是建立在如果德国不能这样支付赔款,对自身所处的不堪忍受的财务困境深切的认知之上。

◆要想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之下,欧洲重整山河,其势难如登天。因此,我衷心拥护在法、德、英及美国等很多地区所倡议的某种形式或方式下进行国际贷款。在这样的计划之下,无论怎样分配偿还贷款的最后责任,美国都势必要担负起贷款主要来源这一重担。

◆如果还是不能重新启动与俄国的贸易,那么,1920-1921年间的小麦必将非常缺,价格会变得极为高昂(除非这两年所有季节都取得大丰收)。所以说,最近协约国宣布的对俄国进行封锁的行动是非常愚蠢和短视的;我们与其说是在封锁俄国,倒不如说是在封锁我们自己。

——据[]凯恩斯《〈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12月)

(1)根据凯恩斯“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设想,分析一战后欧洲社会发展存在哪些隐患。
(2)凯恩斯“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设想在当时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名英国海军将领和伊丽莎白时代最著名的航海家,德雷克大约于1541年出生在英格兰德文郡的塔维斯托克附近。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坚定的新教观念,当然也与物质回报有关。1566年,德雷克参加了一次前往佛得角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远航,遭到西班牙人袭击,五艘船损失了三艘,许多英国船员被杀,这起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德雷克本已很深的对西班牙人的仇恨。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进入16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海盗活动更扩大到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这种私掠巡航一旦成功,会使参加者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为此吸引了各阶层行行色色的分子加入,包括国王在内,使私掠巡航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海盗劫掠的方式是专业性的,有的海军将领、海员、大小货船渔船的船主、船长、船员专以海上掠夺为主。伊丽莎白女王一贯纵容和支持海盗活动,甚至公开投资于这种具有极大冒险性的私掠巡航。女王的参加,使活动带有半官方性质。

——摘自陈曦文《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与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雷克进行航海活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后期德雷克等私掠活动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和唐朝佛学使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

——摘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中国的一些发明,……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个性主义、科学民主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元素为欧洲文明的转变所做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材料三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从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谈谈你的认知。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