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序号时间事件
1950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312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从政治、外交、经济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2)从上表⑦—⑩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①: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高层建筑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略述从中获得的启示。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3 . 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综合国力大幅提升D.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历史试卷
4 . 国家政策是古代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汉武帝宣布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前98年,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汉书》记载,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魏艾 《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唐初租庸 调制在北魏均田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点在于,将财政征收落实在有承担能力的“丁”基础上,但缺点在于“丁”承担财政征收的能力依赖于均田制所授予的田地。在均田制,崩坏、庄园制盛行以及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的情形下,能够承担财政义务的基础只能着落在土地和家庭资产上。地税和户税因此得以进一步发展,并在两税法改革中得到全面推广。

——摘编自刘守刚《财政中国三千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国有专营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庸”、“调”的含义,并说明两税法得以全面推广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监督。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设转运使(管财政)、提点(管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除安抚使用武人皆用文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 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等,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 它的焦点在宋代。……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地方官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的观点,结合所学写出相关的史实。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夏季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摘编自《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扩大了对海外殖民地的占有。广大的亚非拉 落后地区纷纷沦为英国的附庸,…… 英国逐渐控制了世界的大片地区。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 ……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 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政治文献,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角度:政治制度、殖民扩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世界。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夏季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民主化之路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

——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近百年中,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由对抗转为妥协。1875年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议的对象。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属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就从法律上杜绝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共和制度。此后法国励精图治,通过不断的协商、改革:开始了“美好的时代”、1871-1900年,稳定的法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全新的政治体制”是指什么制度?指出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共和政体是如何确立和巩固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的政体及其主要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续汉·百官志一》

材料二   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唐代宋代
学子出身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应考者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
选拔依据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就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上述选官制度名称及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与唐代相比出现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模式”。
10 . 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具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并简要概括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