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研究性试题
(1)某学生要研究有关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临时约法》全文B.《孙中山》(电影)
C.《宋庆龄传》D.《宋教仁传》
(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时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1911年(清宣统三年)1229日,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根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等陋习。…由此可见,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请回答:①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将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部分抄在答题卡上。
②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根据材料阅读下表,指出该表格应属于史学研究的哪一环节?
措施类别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
具体措施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等陋习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2020-12-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证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显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的调节规律。他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而是“自然秩序”,有更大的优越性。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16至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李嘉图还特别批判了农业保护主义,其矛头指向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典经济学兴起的原因、主张。

材料二 读下表:

必修一、必修二部分单元目录关键词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
的扩展
专制集权—民主法治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农耕经济—工业文明

(2)上表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部分单元目录。根据表格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联系或比较,提出观点,并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10-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表格材料,完成问题要求。

材料下表 是七个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比较情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8-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英国女性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表(1787—1865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格反映出英国女性在不同行业就业的变化情况,指出其中的一种变化趋势,并加以阐述。
2020-07-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压轴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都城

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咸阳长安洛阳长安长安长安开封杭州北京初为南京,后移北京北京

材料二   1、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的人口密度图。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材料一表格内容,围绕“定都”这一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
(2)分别提取材料二中图1、图2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0-1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见下表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从材料一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结合民主革命的主题,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辛亥革命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8 .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兴起了西学东渐的思潮,激励着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撰写《新学伪经考》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家是康有为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C
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的人物是D

(2)据上述表格,概括指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变化?
2022-03-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合格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220年)墓海昏侯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具有汉代特征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刘贺”“海昏侯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海存在争议。


(1)阅读表格,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2)海昏侯墓将规划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举该遗址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022-02-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38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网上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