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是某位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从材料中分别提取一条正确的历史数据和一条错误的历史数据,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2-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3~1936年中国有代表性的年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原料半制品制成品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89315.628.555.98.491.6
191039.82535.217.682.4
192040.121.139.428.571.5
193049.715.734.626.973.1
193648.312.339.544.555.5

﹣﹣摘编自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978~2015年中国进出口依存度及外贸依存度变化


﹣﹣摘编自《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年鉴》等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合理的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2023-09-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时期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时期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整理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根据表格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刘少奇提出:“过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这是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最大的要求和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力求实现的最基本的任务。”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指出“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经常性质和根本性质的任务”“当目前国家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建设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基础的时候,我们全国人民都必须把注意的重点放在长远利益上面。我们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1978年,面对我国2.5亿贫困人口,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的现状,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到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之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到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2%.从“七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一直将扶贫脱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202011月,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18世纪50~80年代物价无太大的波动和攀升;18世纪80年代~1820年,呈起伏较大的上扬之势;1820~1850年,呈波动不太大的下降走势。其中,1850年大多低于1750年的水平。这一时期英国工资变化统计如下:

1851年与1755年相比各类工人全时名义、实际工资增幅(1851年=100)

——摘编自赵虹、田志勇《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从实际工资的角度看》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