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在于欧洲的思想文化传统,而近代欧洲文化有四个主流传统:基督教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传统、人文主义的传统和科学(主义)的传统。

主流传统

具体表现

基督教的传统

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与现代工人运动有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役和贫困中得救

形而上学的传统

现代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

人文主义的传统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数百年来的人文主义传统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像对待基督教和黑格尔哲学一样,他们把这些人类文化思想遗产与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科学的传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情怀主要缘于19世纪工业化程度的发达和自然科学的创新性成果(如三大发现)

——摘编自张允熠《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提出观点并进行合理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论,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制作为历经了1300年悠久历史的一种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打破了门阀专制。科举考试制度消除了荐举制度选才缺乏客观标准的弊端。随着政权开放,科举考试参加者愈来愈多。科举考试的内容、程序和相关的规定日趋制度化、严密化。

——摘编自康金红《我国古代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刍议》

材料二政治的近代化就是政治的民主化、科学化,就是要反对和消除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树立民主社会观和人生观,实行民主政治生活。而科举制早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不可能产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整个封建统治阶级都非常迷恋这种制度,热衷于维护这种制度。

——摘编自孙学涛《科举制与中国近代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举制的历史贡献”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2-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我们重温历史记载的“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虽云华夷,欢若亲戚”“万邦述职,无隔华夷”“华夷志同,笙镛礼盛”“天地之际既交,华夷之情允洽”“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等话语及思想时,禁不住激起这样一种历史情怀;“伟哉,中华民族!”

——摘编自瞿林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内容出处
明代“余乡二三百里内……皆好穿丝绸绉纱湘罗”浙江桐乡县人李乐《见闻杂记》
除非把社会财富倾于沟壑,“则奢可禁”,否则“虽圣王复起,欲禁吴越之奢难矣”松江(今上海)人陆辑《兼葭堂杂署摘抄》
清代“今人崇尚财货,见有拥厚资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松江(今上海)人董含《三冈识略》
都提出要“化民成俗”“以正人心”,“或赌博”“禁妇女出游”,禁奢倡俭江苏巡抚汤斌《抚吴告谕》江苏巡抚陈宏谋《风俗条约》江苏巡抚裕谦颁《训俗条约》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部分苏联学者对于十月革命的看法。

彼沃瓦罗夫十月革命是一次偶然事件,是布尔什维克利用当时俄国的混乱局势所采取的主观行动,不存在任何客观规律
拉斯文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它遵循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场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得世界上出现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社会制度;促进了民族主义的高涨,对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米哈伊尔·瓦耶伊科夫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一个延续,是俄国资产阶级的经济、社会乃至工业革命的整体进程的一部分。十月革命解决的主要任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应当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布拉夫卡十月革命是人民大众创造新生活的根源,它还是一场文化革命。十月革命的冲击带给人们的是一股强大的新潮流,是社会主义新型的社会关系和活动方式
俄罗斯左翼学者由十月革命所开启的苏联历史虽然有痛苦的悲剧,但不能抹杀由十月革命所激发的人们大规模建设新社会的创造潜能,以及由此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摘编自陈红《俄罗斯国内关于十月革命的不同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河北·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9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7 . 材料   番椒,丛生,百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

——摘编自高濂《遵生八笺》



根据材料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辣椒传入中国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峙三(1886—1967年)湖北鄂城县人,1904年参加科举考中秀才,1905年考入一年制武昌县师范学堂,1906年秋考取两湖总师范学堂,直至1911年10月毕业。朱峙三一生留下60多年的日记,作为一名普通的读书人,朱峙三的求学经历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相始终,从他留下的日记可见一斑。如:

1901年10月4日的日记里,朱峙三写道:“朝廷近日已下诏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师命以后每夕读《古文观止》。”

“前日(1905年9月2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吾邑成内人一入学便自大。不读书,预料科举不久即度,欲求时务之学,自以住学堂为有出路。”

“(两湖总师范学堂)下午第一、二堂物理学……教习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也……因余为初听物理学之人,甚快意,笔记特详。“予前住速成师范,无理化二科,今日初看试验,颇感兴趣。”“余喜音乐课,余时觅风琴练习之”“今日上课,堂中授三角。去冬几何已教完,小代数亦快教完,以后或可教大代数。予每以算学为苦。”

——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朱峙三的日记有何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教育大变革的认识。
2022-12-06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通大生纱厂作为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是民族实业先驱张謇1895年开始创办的近代股份制纺织企业,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创办之初通过发行股票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最终集资失败。后来在大生纱厂迭获利润,张謇也“稍获资本家之信用”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筹办大生分厂时,“不一年而得投资者六十余万”。从1917年开始,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大生纱厂迎来了“黄金时代”。张謇随后在南通又兴办一系列工厂、学校、博物苑和地方事业,对南通的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开设的纺织染传习所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纺织高等院校。然而到1922年至1926年间,大生集团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亏损、资金不足。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分析大生纱厂兴衰的因素。(要求:阶段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国家角色”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定位,是国家对自身实力与外交关系的审视,也是国家对自身国际形象的建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国家角色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观念表述

年份《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节选
1988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改革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是否能够走向和平、稳定和发展,会对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中国的改革和建设也将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1989从国际条件来看,全世界正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这种变化总的来说对我国是很有利的。我国有可能争取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以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和四化建设。
1999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在不断强大和成熟,我们的任务也更重了,对于历史、民族和人类所承担的责任更大了。
2000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建设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拥有全人类l/5的人口,在新的历史创造活动中责任重大。
2005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6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大国理当对世界有新贡献。
2013这一年,我们扬帆致远,开创外交新局,“一带一路”联通四海,雁栖湖水拥抱五洲,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16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智慧引领世界。
2018世界上仍有战争、贫穷、不公,还要我们完善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

——摘编自韩红星、陈锦《中国国家角色的变迁: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划分阶段准确,角色定位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