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东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纽约时报》知名记者罗斯·特里尔文笔流畅,他写的中国政治人物传记在西方颇有影响。他在《毛泽东传》一书中写道:“毛泽东喜欢读描写中国古代皇帝的书,对英雄的爱好使他想了解更多的伟大人物。其中有两个皇帝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一个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中国铁腕人物;另一个是汉武帝,是很有军事头脑的一代王朝的奠基人,他帝号中的‘武’字即来于此。”

——摘自黄进华、孙艺年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篇名著导读》


结合材料,以“我心目中的伟大人物”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度制度的初设制度实施中的流变
察举制(公元前165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汉书·文帝纪》

(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抱朴子·审举》

九品
中正制
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

——杜佑《通典·选举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大业元年(605年),(诏)诸在家及见入学者,若有笃志好古,耽悦典坟,学行优敏,堪膺实务……即当随其器能,擢(选拔)以不次。

——《隋书·炀帝纪》

(八股文是)无用之空言,雕虫之小技……费考官无限之精神,靡国家无限之供给。

——雍正七年李元直奏折

有学者认为,任何制度“只看其形式规定是不够的,一种制度总是在投注于具体实施之中,在与具体的政治文化背景结合之后,它的全部意义、作用与倾向性才能真正得以形成与显现。”

参考上述材料,请就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以“选官制度的初设与实施中的流变”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08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理论创新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活动,其实质不仅限于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引自薛晴《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材料二


思想基础

法律文件

法律特征

英国

反对君主专制

《权利法案》

在国家权力结构、法律内容、司法实践上都包含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法国

民主、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人权宣言》

三权分立

《1791年宪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拿破仑法典》

美国

人民主权

《独立宣言》

三权分立

《1787年宪法》

阅读材料,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7—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