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者,是中国文化重要的表征和载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表:长城历史发展概况

时期发展概况
秦朝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驱逐匈奴,并重新修筑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其“延袤万余里”。
明朝“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张家口一带“苏杭绸缎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长城沿线出现了“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轿,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民国1920年,《申报》刊登广告:“长城为御敌而设,长城牌香烟为保护利权而作”,引起国人广泛关注。之后许多民族企业都以长城命名自己的产品。1933年,宋哲元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等地英勇抗日,重创日军。
新中国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长城旅游观光。

——摘编自赵现海《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角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至少两个时期,依据史实,论述长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角色的演变。(要求:角色定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01更新 | 151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渠道的部分研究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渠道一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人在日本留学期间逐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中国知识分子主要通过译介日本期刊上有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而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周恩来、蔡和森、陈延年等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留学欧洲时,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向国内志同道合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渠道二十月革命的炮声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19211月瞿秋白赴苏俄学习,学习期间他不但读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直接接触到了列宁的思想,也是早期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派出了大批干部赴苏联学习,而且越往后,马克思主义通过这条传播途径所起的作用越大。1930年以后,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被大量地翻译成中文,传播到国内来了。

——摘编自俞樟华、俞扬、陈含英《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主要特点概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的变化做合理的解释。
2023-04-21更新 | 47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理大发现开启了新旧大陆间大交流。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除看不见的麻风、天花、伤寒等病毒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玉米到马铃薯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

——摘编自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研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   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经济适用性。

1814年,史蒂芬孙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车。

1830年,利物浦(当时最大的港口城市)——曼彻斯特(当时的纺织业之都)铁路通车,1831年该铁路运输总收入达50万英镑,获利颇丰。

1836年,英国铁路里程已达724千米(美国为2036千米),这些铁路将主要工业区连成一体,成为“经济大动脉”。

20世纪初,德国制造出大功率电力机车。

1914年前,世界铁路里程达110万千米;英、美、德、法等国先后建成全国的铁路网,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1964年,世界第一条   高速铁路通车仪式在日本东京站举行,由此引发欧洲国家建设高速铁路的高潮。

材料解读:①②反映了19世纪前期蒸汽机车出现后英国通过铁路逐步将主要工业区连成一体;③④反映了20世纪初电力机车出现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网,为新一轮工业化奠定了基础;⑤反映了高速铁路在日本的出现及欧洲国家的快速跟进。

材料阐述了火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更新及铁路对工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题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6-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16-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此后,就开始了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扩展。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代汉口各个时期会馆设立概况

时期行业类型组织类型
商业手工业日常服务业同乡同业兼同乡、同业
顺康雍(16441735年)1410744
乾嘉道(17361850年)224113104
咸同(18511874年)18533212
光宣(18751911年)23724226

——摘自彭蛟《从会馆公所分布看清代汉口内部商业空间》

从如表中提取任一历史信息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上面的历史时间轴,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020-08-05更新 | 360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零模(7月新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2-03更新 | 726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时训练-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世纪~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简表

阶段时间重要事件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代16—18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圈地运动;世界市场的雏形时代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蒸汽时代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三阶段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全球交往频繁。
第四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第五阶段
信息时代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资本主义经济“滞胀”。


请回答:
从表中提取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