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地区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备注
14世纪欧洲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欧美地区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地区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二战后世界范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快餐食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西欧出现食物生产过剩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食品通用法》
上表内容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在表中能够反映出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学素养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2024-01-24更新 | 71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伊士运河大事记

为缩短欧亚贸易航程并与英国争夺印度和东南亚的贸易利益,1859年,法国极力支持并开始与埃及合力开凿苏伊士运河。12万埃及劳工为此丧生,埃及政府也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被迫出售运河部分股票,主要被英国购得,1869年运河通行。1882年,英国驱逐法军后建立军事基地,完全占领埃及并最终取得运河控制权,埃及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同年,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英斗争,但抵抗失败。1888年,德国联合法、意等国缔结公约,要求保障运河通航的自由通航,英国虽对该公约不满,但不敢挑起众怒,遂于1904年加入公约。1922年,面对埃及的反英斗争,英国被迫形式上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运河特权。1955年,因埃及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英、美截留埃及阿斯旺大坝建设贷款。埃及遂宣布运河收归国有,从而引发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英国对埃及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在美、苏联合施压下,英国被迫停火,埃及彻底收回运河主权。1975年,苏伊士运河因中东战争关闭8年后重新通航。之后,在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得以扩建。2015年,苏伊士运河实现了南北双向航道同时通航。

依据材料,围绕“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2023-10-17更新 | 132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闻一在《凯歌悲壮》一书中这样评述到:“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全书共分五章阐述了苏联(俄)的经济政策。

目录

第一章凯歌年代(1918-1920年底)

第二章“退却”年代(1921-1926年)

第三章剥夺年代(1928-1941年)

……

第五章战后年代(1953-1964年)


结合所学知识,对目录中任意三章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评述。(要求:明确写出经济政策名称,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0-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

——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大发明”概念的前身“三大发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并由此又引起难以计数的变化”,培根的论述为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兴起注入了力量。三百四十余年之后,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作出了这样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942年,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不振。蒋介石在重庆约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中国,进而传遍了整个世界。如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本和少儿读物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言,被全国人民引以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

——摘编自张恒涛《中国“四大发明”是外国人“总结”的》

围绕材料,结合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3-09-06更新 | 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总结中国革命早期的教训,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

——于安龙《中共党史话语体系中“先生”与“学生”之考察》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
2023-05-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创立了以下公式:

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市场经济+自由贸易)

材料二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全球化源于16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

——摘自《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种观点进行探究。(说明:可选择材料中一种观点,对其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刘三姐》由一个地方性、边缘性、分散性的民间传说,被发现、被改造成为一个代表广西乃至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与每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刘三姐》的形象变化

古代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在古代多见于传统精英文献之中,其人被称为“刘三妹”。清代《歌仙刘三妹传》,称刘三妹出身高贵,“七岁好笔墨……十二通经史,善为歌”。“擅读书、解音律”的白鹤乡少年张伟望不辞跋涉,登门叩访,礼尊宾主,一唱一和,所对之歌皆为阳春白雪。

民国

刘三妹常常被塑造为“贫家女儿,自制土歌,以卖歌为生”。1929年歌剧《刘三妹》围绕她和白鹤秀才的爱情故事展开,最后两人私奔并化石成仙,刘三妹成了为爱情奋斗的女性。

新中国建国后,“刘三妹”被改名为“刘三姐”,并强调其下层贫民的出身以及屡遭哥哥和地主迫害的悲惨身世,她用山歌歌唱劳动,痛斥邪恶,招来财主的怨恨,最终刘三姐在群众的帮助下逃离地主的迫害,唱着山歌消失在美丽的漓江上。

——摘编自陈蕴茜《山歌如火:刘三姐的性别意识与阶级抗争》


提取材料信息,对刘三姐的形象加以阐释。
2022-1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5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以笔名“中国之新民”发表《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传》。这位中国现代史学之父,一方面有慨于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和瓜分的现实,另一方面,有感于传统旧史学的弊端,针对当时国民只知“家”,不知“国”,更不了解“国”以外还有一个世界,独树一帜倡导新史学,以启蒙“国民意识”。这篇文章探讨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这一重大命题,是其倡导新史学的一个具体行动。梁启超充分肯定郑和是祖国伟大的航海家,“叹我大国民之气魄,询非他族所能几也”。同时,认为“成祖以雄才大略”,“乃恩扬威德于域外”,“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这不仅是因为他关注航海,而且也是他对中国在世界所处空间位置的定位思考。由此看来,我们也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研究自一开始就与中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万明《郑和下西洋研究百年回眸》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1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科技发明中中国科技发明数量及占比

时间世界科技发明总数其中:中国数量及占比
公元1400452862%
公元4011000453271%
公元10011500673857%
公元15011840472194%

——摘编自[英]罗伯特·坦普尔《中国一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根据上表内容任意提炼一个主题,并对主题进行解释。(要求:主题明确,解释要求史实充分、语言合符逻辑。)
2022-1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