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这些资料:同学甲收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同学乙收集1861年美国内战,同学丙收集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同学丁收集1870年意大利国家统一,据资料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西欧重商主义的盛行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023-05-26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镳、西学东渐三个步骤,展开研究。
群星闪烁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分道扬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西学东渐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4 . 某班级开展“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的可以用来论证该主题的资料包括(   
①建设“一带一路”                    ②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③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④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2-08-02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纸片,据此最合适的主题是(     
南美的解放者
印度民族大起义
非洲独立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B.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6 .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淞沪会战”。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兴趣小组研学的主题是(     
A.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B.近代中国自强历程
C.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D.近代中国求富历程
7 .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的铁铲、铁斧、铁银、铁苗(1955年出土)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铧、铲、镰、锄等。

——史学家张岂之

                                                            


根据材料,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8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拉斐尔(1483—1520年)创作的《圣母与圣子》


乙:下图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


丙:下表为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

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
1825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
1833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

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2022-11-2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述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等素材。由此可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交融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2023-06-01更新 | 17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罗马征服东地中海、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023-01-05更新 | 418次组卷 | 95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