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国际格局转型框架下的“颜色革命”模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大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B.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相互依存
C.冷战思维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核威胁改变了大国博弈关系实质
昨日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帝国就其实际范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它仅包括少数岛屿和沿海据点,但它不仅在欧洲和东方之间的贸易中获利,还从纯粹的亚洲贸易——如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贸易——中牟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帝国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B.帝国的太平洋贸易是在菲律宾和墨西哥间进行
C.帝国主要侵略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等地区
D.帝国主要从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中获利
3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宋代榷场贸易中,茶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金国,茶叶已经成为百姓待客的必备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叶为聘礼,表示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互市贸易促进文化交融B.生产发展推动习俗变更
C.政权并立带动文化传播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多方面内容。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颜渊》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梁惠王下》中最早提出“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荀子·大略》中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唐太宗李世民专门写了《民可畏论》,强调国家的安危、存亡、兴衰、功业,均取决于人民。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摘编自张弓《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韬等人关于民的观念呈现出新的气息。王韬提出:“故今日我国之急务,其先在治民,其次在治兵,而总其纲领,则在储材。诚以有形之仿效,固不如无形之鼓舞也;局厂之炉锤,固不如人心之机器也。”“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志而通之。”王韬认为中国取士的方法必须改变,取士之法不变则无法产生真正的人才,必须改革学校制度,重视实学和政学。他把西方的君民共治看作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因此他提出,中国要富强、要救贫,就必须开议院以通下情。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以王韬为例的思想史解读》

材料三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以民为本”是孙中山一贯的主张。从同盟会成立乃至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改组国民党,其理论和实践活动无不体现着他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比,王韬关于“民”的观念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3)材料三展示了孙中山将传统民本思想发展为民主思想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三,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钱穆在《中国经济史纲》中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史上变动最激烈之时期,经济方面主要是从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而转变为后代的农工商兵的自由业,遂使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下面对战国“崭新的面貌”解读正确的是(     
A.贵族政治已转化为官僚政治B.民营工商业完全取代“工商食官”
C.华夏族与戎蛮夷狄完成民族交融形成汉族D.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土地国有制
2024-03-27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洋务企业多以“局”立名,且这些“官局”创办之后多成为“时政中的要目”。论及此,梁启超曾说:“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对上述“官局”的解读,准确的是(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2024-03-15更新 | 42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列选项中,对图解读合理的是(     

“大棒政策”(绘画作品)
A.体现了欧洲列强对拉美的殖民统治B.反映了一种暴力和恐吓的政治手段
C.主张人民应该遵守列强的大棒政策D.表达了人民对大棒政策的积极支持
2023-07-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欧盟、美国、金砖国家GDP占全球比例和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指数。对两者关系解读合理的是(       

      

A.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导致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指数创新高
B.新兴市场国家崛起降低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认同感
C.新兴市场国家和欧盟成员国成为全球化最大的收益者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剧了国际政治关系的不稳定性
2023-07-0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贝希斯敦铭文由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所立。铭文雕刻在贝希斯敦山约一百米高的山崖上,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及巴比伦语三种不同的楔形文字写成,记载了他镇压政变与起义,最终取得王位的经过。这一铭文可以用来(     
A.研究波斯帝国的古代建筑艺术B.真实再现大流士一世夺权过程
C.解读楔形文字的书写使用情况D.认识西亚地区的君主专制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