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
A.儒学已经成为考试必修内容
B.政府大力推广儒学
C.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
D.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
2 .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工工业成就。

图1

图2

——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提取地图信息,指出这两个时期我国工业成就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0-11-01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yì)》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创立者是谁?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什么时候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3)概括材料三关于儒家思想地位的观点。
4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跑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二   发生在20世纪40-6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已经产生、并且仍在产生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影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的发明……,辅助人类不断增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生物工程、核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和宇宙空间技术等的发明与应用,都将人类的生产生活推向了新的高度。

—摘自刘宗绪主编的《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材料一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反侵略和求民主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潮流:
材料一:
“1840年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步入存亡危机之秋。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仁人志士一次又一次的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探寻着中国政治改革之路。”   

——《高中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列举1840年—1901年间列强发动的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的重要侵华战争及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哪些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4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参

材料二情景再现

情景一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情景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材料三1928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不久,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府是怎样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
(2)材料二的情景各出现于近代中国的哪些时期?
(3)材料三中的政权指的是什么政权?1928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说明中国工农红军走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分析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8 . 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可能也不应当区分古代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因为它们是合二为一的。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主要思想
伏尔泰(1694—1778)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力
孟德斯鸠(1689—1755)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世界”和“人的发现”分别是指什么?

材料二中的主张有何特点?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

2018-01-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材料一中“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7-04-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所创建的这套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会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街。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摘编自昭榷《啸亭杂录》卷《议政大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及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