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     
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
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2022-11-12更新 | 82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积淀了丰富的法律思想,流传下浩如烟海的法律典籍,成为我们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文化资源。我国古代法除形成“律令体制”外,还包括礼典、大量的礼俗习惯法等。这些规范习俗被不少学者称为“礼法”,并认为由此形成了“礼法之治”。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


结合材料,围绕“礼法之治”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不得照搬材料原话。)
2021-09-15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秦朝疆域图。从该地图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秦已经统一六国,疆域空前广阔
B.秦朝定都咸阳,中原地区是其统治中心
C.“郡”“国”并存,建立中央集权
D.秦长城是在连接六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
4 . 有学者认为,中美关系解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使中、美、苏形成了“三角关系”。这是毛泽东开启中国与世界接轨进程的大转折。该学者认为中美关系解冻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改变了当时国际关系的格局
C.抵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D.使中国开始与世界逐渐接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