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黄淮流域“华夏”人口的增多,原来的“华夷之辨”的血缘标准逐渐被地缘标准替代,并最终形成了以文化水平高低为区分标准,从而使得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农耕社会与血缘观念相对淡薄的游牧社会之间的人为界限随之加强。在“华夷之辨”演化的过程中,随着民族交往的频繁,“华夷严防”逐渐被打破,“天下一家”观念在进一步形成。孔子以“礼”区分中国和四夷,并认为两者可以互相转换。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民族观,认为中国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修德,具有才能,都可以成为统治民族,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司马迁发挥了“华夷同源”“天下一统”的思想,《史记·五帝本纪》体现的华夷同宗同源的统一观念,对中华民族形成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的华夷之辨并没有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而消失,而是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清朝。

——摘编自徐洁《论清前期“中国”认同与实践》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一词被广泛应用,更加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一词不仅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中华民族自觉民族实体也被中国政治界、教育界、外国学者等认同,普遍运用其来强调中国的文明和中国人的特性。

1914年,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是一种不朽的民族灵魂。”诚然,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民主的新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交融、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新阶段。随着中华民族意涵的正式确立,中华民族的构建为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中国人民拥有了真正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真实、合理、永久的稳固共同体基础。它不仅正确地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的发展和抗击外来势力对中国的侵夺凝聚了强大的制衡力量。

——摘编自王萍、杨敏《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民族认同的发展表现,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民族认同的新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2023-08-16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792年4月,当时的美国国会通过了调整各州在参、众两院中代表名额比例的法案,这个法案使得北方各州在国会中新增加的席位偏多,于是华盛顿否决了它。华盛顿总统这一行为可以表明
A.华盛顿是南方各州利益的代表B.违背了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
C.符合了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D.激化南北矛盾,不利于美国稳定
3 . 毛泽东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所以被迫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等思想武器和政治方……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阵下来,宣告破产了。”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指出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存在局限B.肯定新文化运动的反侵略意义
C.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积极作用D.强调新文化运动失败根本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资料显示,在15世纪的欧洲市场上,丝绸、香料等东方商品的价格迅猛上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物价上涨原因是美洲贵金属大量流入
B.物价上涨未对中国经济产生任何影响
C.物价上涨促进了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
D.物价上涨加速了西、葡资本原始积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这说明了
A.列强商品倾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B.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6 . 历史上,英国人对于“准时”的理解只是一个粗略概念,大体上只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准时“逐渐精准到某一钟点,甚至某刻、某一分钟.而钟表也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物件。这一变化反映出
A.贵族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B.机器大生产对社会的影响
C.英国学校诚信教育的成功D.钟表制作技术的巨大进步
7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吾已下令俘获留人,拟送国王和王后二位陛下……二位陛下从六名土著中可看出,彼等对军事无所知。其实,只要国王和王后-声令下,吾等即可把所有土人带到卡斯蒂利亚.或将其全部拘留岛上,因为我们五十人足可征服其所有人,并随心所欲的支配他们。”这里记载的“土人”是
A.非洲土著居民B.印第安原住民C.印度人D.中国沿海居民
2021-07-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礼记》记载周礼中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即不可以宰杀青壮的耕牛,老病的牛才可以宰杀。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平民饮食结构的单调B.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
C.法律保护稀有的动物D.宗法制逐渐趋于消亡
2021-07-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7年秋,国民政府将位于南京的第21兵工厂迁往重庆。到1940年,原本缺乏现代工业的重庆、昆明已经集中了多家搬迁而来的兵工厂,生产了大量武器,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这反映出抗日战争
A.推动民族工业布局的调整B.提高了军工生产的技术水平
C.刺激官僚资本的快速膨胀D.让中国完成向工业国的转变
10 . 晚清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通过对英国的军事、经济、政治、科技、外交以及文化体育等领域全方位的考察后指出,中国要想重新成为一个富国、强国,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还要学习政治制度,应当向西方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可见郭嵩焘
A.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其主张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C.否定了洋务派的基本主张D.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