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商人群体,由宗族亲缘群体向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发展演变。其中向地缘群体演变主要是指
A.行会的出现B.商帮的出现C.市镇贸易的兴起D.长途贩运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 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汉才女班昭将送其子去地方赴任的见闻和感悟写成《东征赋》,其中感叹道:“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由此可见,该赋
A.重视辞藻的华丽和优美B.以语言朴实平易为特征
C.寄托了作者的政治劝诫D.揭露了当时民间的疾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一冰(1881~1922年),浙江吴兴人。1905年,因不能忍受“东亚病夫”之辱,赴日本大森体操学校留学,立志体育救国。学成归来后,与徐傅霖、王季鲁等在上海创办第一所培养体育师资的学校一“中 国体育学校”,并任校长,该学校为我国近代早期学校体育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辛亥革命后,军国民体育(体育为军民教育的主要手段)广受推崇,徐一冰却对此进行批判,并提出“正当体育”的思想,认为体育应当从人类的自身需求出发,注重人自身的实际需要和自由发展。他还认为,学校体育必须进行改革,并从学校体育的管理、教学内容及师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1914 年,徐一冰与王文濡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体育刊物《体育杂志》,致力 于体育及体育思想的宣传。在创办学校以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徐一冰曾散尽家财支持学校建设,北洋政府授予其一等嘉禾章和“教恩无穷”的大匾额。

——摘编自王子乾《清末徐一冰的体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一冰的体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一冰的体育思想及其实践。
2021-08-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所特有的空间结构一各 类建筑交叉林立、城市布局混乱等,导致了“城市病”的产生,而自由放任大背景下,市政当局的无为而治成为“城市病”蔓延的重要原因。进入19世纪中叶后,以治理“城市病”为主要目标的城市规划运动开始兴起,并历经了公共卫生阶段、住房规划阶段、综合规划阶段。截至1939 年二战爆发前,通过调整和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病”已得到缓解,工业城市的物质环境大为改善,由此推动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英国在城市化方面的经验教训,给后发展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编自梁远、刘金源《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848~1939)》

材料二   近代中国城市在国家权力的主导和规划下,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空间重构,以礼制、宗法和王权为导向的传统空间布局,被以现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及公共建筑为主体的现代空间布局所取代。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且因集权体制,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展现国家意志和党的意识形态的载体。国民政府的空间策略促进了城市发展,并在改变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影响着城市住宅分异,强化了社会分层,使下层平民无法享受到公平的空间权利,政府未能完全承担起建立“空间正义”的责任。

——摘编自陈蕴茜《国家权力与近代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病”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近代英国城市治理相比,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近代中英城市治理的认识。
6 . 有学者研究发现,秦汉时期的物产常常以地名为前缀,如“齐纨”“鲁缟”吴绫”越布”楚绢”“蜀锦”等。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品牌意识比较淡薄B.纺织工艺呈多元化
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D.国内市场流通不畅
2021-08-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之盐法,变化无常。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和嘉祐三年(1058年),范祥先后两次奉命主持陕西盐政,进行盐法改革。凡原来禁盐的地区,一律恢复商运、商销,并将商盐销区扩大到缺盐的川蜀地带。停止商人用粮草等物买盐,一律改为缴纳现钱,官府以盐付偿,援以支盐凭证——盐钞,商人可持盐钞到指定盐产区领盐。该政策推行一段时间后,盐价时高时低,范祥上奏皇帝在京城汴梁设置都盐院管理盐务,依靠都盐院掌管的部分食盐来平抑、调剂盐价。当时市面上,青盐价贱而味佳,商贩争相购买,盐利外溢,范祥募人采购青盐,用“入中”优价办法,由政府控制起来,禁止私售。范祥的盐法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性效益,包拯称赞该新法“于国有利,于民无害”,成为后世盐法改革的模板。

——摘编自 刘伯午《北宋范祥盐法改革浅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范祥盐法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范祥盐法改革的意义。
2021-08-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联名向清廷呈交关于制定新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在《学务纲要》中明确宣示反对新名词掺杂进中国“文体”,‘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端士风”。据此可知,张之洞等人
A.坚持传统文化形态B.提倡恢复使用古文
C.反对新式教育改革D.完全排斥西方文明
9 . 与汉唐以雄浑见长的风格不同,宋代的士大夫别有一种精致细腻的文化品味,如以婉约柔美见长的宋词,淡远柔润、萧散简古的宋画,“惟务洁净”且以简朴清秀为雅的服饰。宋代文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的局面B.商品经济的活跃
C.科举制度的创立D.理学思想的发展
2021-08-01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西周后期,厉王因国人(姬姓的周人)暴动奔氦(今山西霍县),既没有诸侯派兵勤王,也没有人去迎回厉王,不仅暴动者没有受到追究与惩罚,而且舆论还一边倒地谴责周厉王。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濒临崩溃B.集权专制遭到破坏
C.宗法体系已瓦解D.平民斗争意识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