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记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商汤拯救万民,被万世颂扬。这说明(     
A.祭祀活动确具实效性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商汤以仁德治理天下D.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
2 . “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资治通鉴》中的这段描述反映出本质的问题是(     
A.秦国欲打破东方六国的联盟B.秦欲统与齐国平分天下
C.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D.分封制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15年颁布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中罗马法作为考试内容赫然在列,并依据其重要性分别作了解、理解、熟悉三个能力层次要求。考试大纲的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彰显了罗马法
A.司法注重超越时空B.符合我国的司法制度
C.便于区分考生能力D.追求理性的核心精神
2021-08-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礼和家长特权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民事纠纷无需专门民事法规处理,法制建设“重刑轻民”。如《唐律》是唐朝的基本法典,虽蕴含民事法规,但相关条目仍非常有限。由此可见唐朝
A.注重礼乐治国B.法制建设非常落后C.儒学尚未复兴D.社会治理注重习惯
5 . 南宋降臣程钜夫上书元世祖“今欲正名分、省冗官,宜罢诸处行省”。长期生活在原金统治区的王恽也认为“既远阙廷,岂容别置省府?……不可为法”。二人的言论说明
A.元初民族矛盾尖锐B.行省制冲击了传统政治观念
C.行省权力过度集中D.行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 . 周王室地位高于列国,但从国家政权角度看,与诸侯国并无本质区别。据此可知
A.周王室与诸侯并列B.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C.周朝尚未高度集权D.春秋时分封制崩溃
2021-08-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代内阁与六部争夺权力,内阁一度建立起对六部的优势,但六部仍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这种现象最初源于
A.明太祖废丞相B.内阁的顾问性质C.宦官专权严重D.内阁非常设机构
2021-08-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
2021-08-26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吕氏春秋》将以实现“大一统”为目的的战争形式称为“义兵”。战国道家认为应坚持“为义”的“兵道”,“伐乱禁暴”。这反映了
A.战国战争是正义的B.统一成为了社会的主潮流
C.诸子为秦统一辩护D.道家恢复等级秩序的愿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