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知人善任用贤臣,休养生息稳庶民。三镜得失常对照,水舟载覆总铭心。”该诗称颂了(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3 . 香港、澳门的回归践行了邓小平提出的(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科教兴国”战略
C.成立经济特区的设想D.“一国两制”构想
5 . 二战后,为重塑世界货币体系,美国主导
A.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D.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6 . 据文献记载,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发生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021-08-09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

视角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视角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视角一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事件做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
(2)按照视角二,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2023-06-21更新 | 11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开辟者是
A.张骞B.玄奘C.利玛窦D.徐光启
9 .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这段日记反映的社会变革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民国初年D.北伐战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