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93次组卷 | 84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句话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D.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2022-08-30更新 | 204次组卷 | 47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29次组卷 | 259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2-05-31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周末自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38次组卷 | 46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周末自测历史试题
6 .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俄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B.修改和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2021-12-01更新 | 222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7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同步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
2021-10-23更新 | 90次组卷 | 6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5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2021-07-25更新 | 807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八
9 . 1945年8月,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的排挤B.官僚资本的重压
C.封建官府的排挤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2021-03-18更新 | 178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3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训练
10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20次组卷 | 49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