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通过分析表中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关于集体农庄的记述出处
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共中央审定,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一(据苏联档案)
达里娅马克西莫夫娜伊佐托娃(1909年出生)回忆道:30年代的饥荒中,人们开始患上浮肿病,上面来人大肆搜刮,只留一点点种粮,口粮不给。《国家灾难:苏联农业集体化一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2001年出版

A.官方公布的属于一手史料最为可信
B.苏联档案属于一手史料叙述较为客观
C.回忆录属二手史料年代久远没有价值
D.需要留意各类史料背后的主观目的
2020-07-28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私人笔记述其见闻,多半道听之言,世固以次料目之矣,但有时所纪事变之内幕,名人之轶闻,以及制度兴革、社会情况,廻非官牍所能详,则仍属原料……故原料与次料也,乃就关系之直接与间接而言,非其本身即具此特质也。”作者在这里最强调的是
A.私人笔记中有一手史料,也有二手史料
B.私人笔记多为道听途说,没有史料价值
C.私人笔记中原料与次料之关系是直接与间接关系
D.私人笔记中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没有绝对的界限
2020-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料分类史料,是历史的遗存,也是研究历史的中介。史料留存的形式与价值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ABC

民国时期的婚礼
DEF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历史发生时产生;后者是指对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二)“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记录的历史;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等,其原作者而为之的历史;有意想以文字影响时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历史证据。


请根据上述史料分类的提示,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将字母填在下列横线上。
(1)第一手史料:        
(2)第二手史料:        
(3)文献史料:        
(4)实物史料:        
(5)有意史料:        
(6)无意史料:        
2019-09-1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国维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学者,他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作比较,以甲骨文的记载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这说明
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有利于甄别真伪
B.《史记》等二手史料不能作为探究历史真相的证据
C.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
D.《史记》的记载是司马迁伪造的历史材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孙中山在“有志竟成”篇中说明其著述动机时写道:

据其所述,我们在运用史料时要注意
①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   ②亲历者的记录完全真实
③二手史料没有研究价值   ④多源互证更易接近真相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9-12-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报道,1949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20多年后,有访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这突出表明了
A.要重视不同性质史料价值的甄别
B.个体记忆不能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常会存在顾虑
D.口述史料易带偏差缺乏价值效度
8 .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9 . 国民政府统计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0639人。可见,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战史为一手资料接近真相
C.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史料来源宽泛且无法辨别真伪
2019-07-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9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20多年后,有访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劳资冲突对当事人伤害太深
B.个体记忆难以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存在顾虑
D.口述记录存在偏差缺乏史料价值
2017-05-05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