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构建了 “三民主义”的宪政理论,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华民国的国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根本大法的角度,对“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作了制度性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

——摘编自郭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研究》

材料二: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四届八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民法典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内容完整……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编纂民法典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49年3月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材料二   2019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主题展览由“进京‘赶考”“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5个部分组成。习近平在参观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闻稿

材料三   《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挖掘红色精神内涵,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重要平台,……实现红色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2016年12月,《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发布,全国共有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选。其中我省有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海北州青海原子城遗址、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果洛州班玛县红军沟革命遗址、海东市循化县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等景区入选。


(1)阅读材料一,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那么,中国革命是以什么史实为标志,走上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的?
(2)阅读上述三则材料,除西柏坡及“西柏坡精神”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圣地及其“红色精神”还有哪几个?
(3)阅读材料三,简述我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理由。
2020-01-1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为迎接2020年冬奥会,2019年京张高铁将全线贯通。在百年前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攻克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詹天佑设计出了
A.“人”字形路线B.“凸”字形路线C.“凹”字形路线D.“几”字形路线
4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的颁行
A.摒弃了原有的法律规范B.建构了全新的法制体系
C.推动了法治文明的发展D.使中国进入成文法时代
2020-11-08更新 | 1041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11月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5 .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会议批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9年至2021年合作纲要》,这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够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互信,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外交致力于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努力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固的军事同盟
C.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
D.实现边境地区军事政治--体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8月12日,拿破仑下令成立民法典委员会,编纂新的民法法典,在他的亲自干预下,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颁布实施。1807年,这部法典正式定名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确认资产阶级财产所有权原则,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法典》确认了契约自由和契约自治的原则,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人们在民法上是自由平等的,这种对所有法国人都适用的统一的民法,连同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各种立法,对于摧毁封建制度、强化资产阶级国家的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作用,也确立了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欧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100集》

材料二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民法起草作业曾经几次启动,但又随之几次中断,是因为社会体制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法律关系难以确定。后来立法机关鉴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需求和客观条件,采取先公布《民法通则》、分别制定民事单行法,如1980年的婚姻法、1985年的继承法、1986年的民法通则、1991年的收养法、1995年的担保法、1999年的合同法、2007年的物权法、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法律相对比较散乱、零碎甚至有冲突,在保护人的权利方面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不可能像民法典那样发挥出整体效应和统一规范,待条件成熟后再编纂统一民法典的渐进主义策略。

在一个成文法体系的国家,没有民法典,公域与私域之间的边界就是模糊不清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很难明确化、稳定化。因此,我们的确需要一部高质量的、适应结构大转型趋势的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编自安徽凤凰网络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法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此时的民法学以翻译外国民商法及论著为主,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民国时期。中国学者民法学研究论著日渐增多,成为这一时期民法学的主体。同时,由于借签了德、日瑞士等国立法,此时领行的民法典是当时世界是较为先进的民商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对源于西方的法学理论尤其是私法理论采取了排斥和否定的态度,全盘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使清末以来的民法学理念中止。20世纪5年代中期以后,政治运动不断,社会法制修道破坏。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学界对源自西方的公私法理论的志度退渐变得理性起来。人们开始有意识介绍西方国家公法和私法划分的理论。1992年来,民法是私法的观念渐渐得到法学界的认可,身份平等、权禾利神圣等私法理念备受推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去学在重新构建私法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顺应了现代民法及民法学的发展趋民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人大常委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

——摘编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学的理论转型》等.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内容很多.在对罗马法的学习、借鉴和取舍中,法国民法典接受了很多罗马法的法律概念,有了自己的高度,同时又进行了丰富与发展。比,如在加工物的归属上,法国民法典就没有机械的照抄罗马法的规定,而是创造出有特色的处理方式,更重视加工人的劳动,也投顾到原材料所有人的利益,比罗马法要进步。在使用权上,罗马法将奴隶与普一起作为役使的客体,奴隶只是物而不是人,法国民法典没有将罗马法中的对奴隶的使用权继承下来,而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的指导下将罗马法这种落后的规定弃之不用,彰显了人权精神。

——摘自包娟《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民法建设演变的特点,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发展完善的原因。
8 . 2019年一场新型病毒肆虐全球。到2020年6月27日10:累计感染9819364人,死亡491467人。除此以外,还将导致全球经济的倒退。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人类需要全球治理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5.5544.24

材料二   直到1913年为止,俄罗斯是一个谷物净出口国。谷物平均年产量为7500至9000万吨,每年能出口粮食500至1000万吨。然而在苏联时期,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粮食年产量降到了6300--6500万吨——比沙皇俄国时还低。在这期间,人口总数上升至2 亿。所以苏联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以喂饱自己的人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均低于苏联的情况下,2019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其中小麦出口量超过美国,位居时界第一位。

——2020年2月《大生》

材料三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20世纪20年代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分析苏联大量进口粮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从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我国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结合三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看法。
2020-07-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9年9月,英国议会反对硬脱欧的议员计划通过一项法案迫使首相将英国脱欧推迟到2020年1月,首相则在11月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材料反映了英国
A.坚持延期“脱欧”B.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
C.国王“统而不治”D.议会和内阁相互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