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鲁国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
B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指导
C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D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导致当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A.AB.BC.CD.D
2021-05-09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化恶为善”既需要外部的强制与促进, 又依赖人自身的修性与学习。这体现了
A.“无为而治”的观点B.礼法并施的观点
C.“以法为教”的观点D.限制君权的观点
2021-05-09更新 | 39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王安石变法后,政府以累积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业与品行为参考,将太学学生中的上舍生划分为三等。其中,上等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中等生可以免除科举预考,直接参加最终的殿试;下等生可以获得“取解“(选送士子应进士第)的资格等等。政府对上舍生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止懒散学风B.开创了太学体制
C.有效杜绝了官场腐败D.否定了科举取士
4 . 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曾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当1076年,他辞去宰相时,又说:“义不足以胜奸,而人人与之为敌。”这里王安石是在
A.批评神宗朝令夕改B.指责朝廷用人不当
C.反思自己性格执拗D.感慨守旧势力强大
5 . 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
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