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排列反映了“四民”的社会地位,而到清朝时期部分地区则出现了“商贾居首,次者力农,下者读书”。这种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代,阁臣服务皇帝、辅理政事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无论是经筵日讲、票拟、诏对、起草诏书还是密疏言事等,阁臣都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见解。这表明
A.内阁的行政权力不断在扩大
B.阁臣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C.阁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决策
D.内阁威胁到了君主专制
3 .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邓小平主持工作,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
B.“左”倾错误得以根本纠正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4 . 法币改革实施后的第二年即1936年,全国农产品产量较前三年高出44%,工业产品的产量比1935年增加70%。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从根本上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这说明当时
A.改革符合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B.改革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C.改革增强了官僚资本的经济实力
D.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国家推行货币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D.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2019-05-18更新 | 2538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供给学派主张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里根政府上台后就实行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A.使美国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直接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C.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D.基本杜绝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历史网站上讨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西班牙、葡萄牙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航海家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扩大
D.航海活动得到了王室的资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网站对数千网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你最想生活在历史上哪个时代”。统计结果如下,你认为网民所述理由正确的是
A.穿越到魏晋南北朝尊享盛世安宁
B.回唐朝与三省长官共商国家大计
C.回到大明王朝担当宰相独揽大权
D.身处民国与邓世昌并肩大战倭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2019-01-13更新 | 1699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晚清政府1849年和1885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统计(数额单位:万两),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96923%
1885307140%392351%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为420万辆:1887年约为2054万两)
A.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
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