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2019年9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启动针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12月18日晚,众议院投票通过针对特朗普提出的两项弹劾条款。2020年2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否决针对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特朗普未被定罪。据此可知美国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众议院权力高于参议院
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D.国会权力高于总统权力
2 . 面对新冠疫情,2020年元月23日,武汉市按下了“暂停键”。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时指出:“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英雄的城市,共同感知它那曾经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

材料一 第二天,各兵营士兵不顾一切地基本按上一天发布的计划行动。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军械所。各军士兵纷起响应,两天内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湖北革命党人以他们的首创精神,揭开了口口口口的第一幕。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 在遭受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它使原来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有删改

材料三 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请根据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口口口口”处是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对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八七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不少于两点)
(3)根据材料三,请说出武汉会战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一例。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你能体会到怎样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2020-08-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4(中国史范围)
3 .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时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②武昌起义纪念馆

③保卫大武汉

④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8-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3(中考范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代开始,中央政府经常派出使者“分行四方,延问疾苦”,以便及时“赈济百姓”。汉代各级政府与扶贫相关的财政事权就包括了收养孤儿、贩恤鰥寡、救疾医病、放贩救灾、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十多项。汉代限民田,曹魏屯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都是努力把人民和土地结合起来,帮助人民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则对农民生产提供帮助,如大兴水利、提供种子农具的贷款、编制农书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中唐时,刘晏强调国家赈济要适当:“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唐宋时期,政府针对各种贫弱对象,都设立了专门的救助机构,这些措施为元明清历代所继承,并有新的发展。

——摘编自史卫《古代财政与扶贫》

材料二 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的移民主要是靠互帮互助来度过难关,移民到达新大陆不久之后很快就效仿英国建立了济贫制度。1929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当时的美国总统死抱着“自愿救济”和联邦政府不参与社会救助的信条,未采取任何措施。1933年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部法律一改济贫制度下事后救济的做法,将贫困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社会救助立法的里程碑。该法案在对待贫困问题上采用了两道防线,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该法案主要目的就是将失业者、儿童、妇女、老年退休人员与残疾人纳入公共援助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援助计划。

——摘编自于婷《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初,中国广大农村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划定重点扶持区域,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有世界银行专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扶贫工作的核心举措,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5 . 2020年6月8日,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以下史实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周刊》自1923年创刊以来,很多中国人成为封面人物,周刊封面人物与国际大时代一起变化,折射出不同立场与视角下的历史变迁。

时间封面人物视角特征
1924 年~1949年吴佩孚(1924年)、蒋介石(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1931年10月)、溥仪(1934年)、汪精卫(1935年)、蒋介石(与溥仪、日本天皇、斯大林,1936年2月)、蒋介石(1936年11月)、蒋介石与夫人(1938年1月)陈诚(1941年)、蒋介石(1942年6月)、宋美龄(1943 年)、蒋介石(1945年9月)、蒋介石(1948年12月)关注政治重大事件,重点描绘蒋介石,突出其个人形象
1949 年~1977年       毛泽东(1949年2月)、毛泽东(1950年12月)、周恩来(1954年)、蒋介石(1955年)、毛泽东(1958年12月)、刘少奇(1959年10月)、毛泽东与切格瓦拉、赫鲁晓夫(1960年8月)、毛泽东与尼赫鲁(1962年11月)、林彪(1966年)、毛泽东(1967年1月)、周恩来(1971年11月)、毛泽东与尼克松等(1972年)、邓小平(1976年)、江青(1977年)关注政治重大事件,悲观审视为主,重点描绘“红色中国”领导人
1978 年~1997年邓小平与卡特(1978年12月)、邓小平(1979年1月、2月)、邓小平(1983年)、拿着可口可乐的普通中国人(1984年)邓小平(1985、1986年)、巩俐(1996年)、王菲(1996年)、邓小平(1997年3月)关注邓小平,情绪复杂
1998 年~2019年成龙(1998年)、周润发与杨紫琼(2000)、张艺谋电影《英雄》(2002年)、张惠妹(2002年)姚明(2002年)、周星驰(2003年)、周杰伦(2003年)、李彦宏(2018年)、刘翔(2008年)、习近平(2015年)多视角描绘东方中国

从中任选时期(一个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读(赞成、质疑、补充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历史解读视角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问题致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
B.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一个中国”原则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019-03-26更新 | 87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