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2018-03-06更新 | 1651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022-04-23更新 | 941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2020-04-29更新 | 683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如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于古墓葬的西汉纸。据此判断
A.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B.秦汉时期,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放马滩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地图
D.“西汉纸”是研究造纸起源、工艺的重要资料
2020-03-31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5 . 四川绵阳市永兴镇二号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断代可知,这是一座西汉墓。在木椁中部还发现了面积约5cmX5cm的纸片(如图),经鉴定,这些纸片的制造年代上限为文帝时期,下限为武帝初年。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纸B.这说明我国是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C.这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纸D.这使得蔡伦改进造纸术毫无疑义
2020-10-1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贡器和900多枚铜镬……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葬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说明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7 . 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尊重和保护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就是尊重和保护我们自己与子孙后代的共同利益。

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公元398年,北魏从阴山河套地区进入关内,并平定平城。平城背靠北方草原地带,往南则直指中原腹地,“道武时收罗后燕人才,明元时容纳姚秦人才,太武时除网罗中原人士外,还征用夏、南燕、北燕、北凉人才……”。随后百年间,一直是当时北魏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佛像与国祚一体,佛与帝王等身,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昙曜五窟”(现编号16—20窟)很可能是常王的象征。云冈石窟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

——图文资料引自彭明浩《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文物出版社2017年5月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云冈地区出现大型石窟群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埃及政府为了控制尼罗河水泛滥计划修建水坝,古代神庙和其他文化遗产将被淹没。自196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34个国家的考古学者联合进行文物抢救运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否定视人类征服自然为壮举的观点,世界遗产标志呈圆形,中央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形代表大自然。


20世纪80年代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十几秒的一则雪铁龙公司广告招致众多批评:“我们法兰西民族是具有悠久文明传的民族,怎能为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东段起点老龙头)”。

截止到2016年3月,共有191个国家或地区成为了《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15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明确表示“交战方蓄意破坏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战争罪,是对全人类的攻击”。2020年1月4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中称:“这就是警告,如果伊朗敢袭击美国人或美国资产,我们已经镇定了52处伊朗目标,共中一些对伊朗和伊朗文化极为重要。”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以《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为例,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2020-06-22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秋季新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江苏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桑,《说文》“桑,蚕所食叶,在甲骨文中可释为桑的字如“,从甲骨文中桑字诸形反映出,殷人对桑树的树开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丝,《说文》:“丝,蚕所吐也,从二凡丝之属皆以丝。”…甲骨文中反映出殷人已懂得练丝。甲骨文中有字,象原始织机之形。经过对殷代丝绸实物的研究,殷代确已开始使用简单的提花装置的织机…从甲骨文我们还可以看出,商代可能也有管理丝织业的官吏。

——罗存康《试论商代的蚕丝业》

材料二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分量最重的一类。因为它是人思想的反映,是历史的直接记录,它让我们了解商代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代的文明高度。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作为象形文字,甲骨文自诞生起就是美的载体,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千年来,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也形成了举世无双、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

发现120年来,甲骨学已经发展成一个国际性学科,研究者遍布中国、美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成为认知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

——《闪耀三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之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代蚕丝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述纺织业在商代经济生产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2020-03-31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起绒锦B.白瓷C.釉下彩绘瓷器D.粉彩瓷器
2020-06-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20年5月,河洛古国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考古发现亦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
B.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C.历史的基本事实可以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事实的考辩,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2020-10-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联盟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