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年考古发掘出土了春秋晚期的一些文物,如湖南长沙出土了小铁香,河南洛阳出土了空首铁镈。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于南方B.农业生产的范围拓展
C.铁制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已走向成熟
2 . 邯郸彭城出土有一件白地黑花椭圆形瓷枕残件,枕面上用黑彩书写了一阕《西江月》,其中第一句为“自从轩辕之后,百灵立下磁窑于民间”,这件瓷枕应是金代晚期到蒙古时期的文物,说明至少在这一时期已有“磁窑”之称,这是磁州窑“窑以州名”的最早材料。这说明(     
A.考古发现必须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和统一性
C.新史料的发现拓展了历史认知视野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3 .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的考古队,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文物,展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苏美尔文明曾经达到的辉煌。下列物件不属于乌尔王陵出土的是(     
A.B.
C.D.
4 . 2021年3月20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历时半年多的发掘,共出土金面具、青铜神树、巨型青铜面具、象牙、贝壳、丝绸等500多件重要文物。四川三星堆遗址文明与中原商周文明同时,但青铜器的造型明显不同,这说明
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古蜀文明独立自成体系
C.古蜀文明来源于商周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但是史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
A.兽骨B.文字C.铁器D.龟甲
2019-11-23更新 | 2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2022-07-14更新 | 2945次组卷 | 37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8 . 文字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的最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美尔人的遗物中,文字是最惊人的发现。在很古老的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似乎就已非常成熟。这些文字不单已够宗教、商业之用,而且还作成诗文,表达极其复杂的感情及思想……苏美尔人留于泥板上的文字,以其笔画若楔,故称楔形文字。在出土的泥简中,其所记载的内容,种类极其浩繁,有官文书、私文书、宗教记录、文学作品、法庭判决和流水账簿。

埃及的古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一个观念,用一幅图画来代表。例如房屋,埃及人叫 per,表示per便画栋房子。有些观念,因为太抽象画不出,于是便只有会意。会意所采用的符号,有的是基于习惯,有的是基于少数人的创造,多数人的跟从。由会意所形成的文字,叫会意文字。埃及属于会意文字的,例如,以狮子的前半部表示“权威”,以黄蜂表示“忠诚”等。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有些无法以图画表示的观念,凑巧和某些用图画表示的声音相似,于是遂有假借。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材料二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通过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摘编自《殷墟甲骨学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楔形文字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分析出土泥简的历史价值并用一句话说明楔形文字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构成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甲骨文和泥简记载内容的差异。
2022-09-0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秦简“里耶秦简”(下图),20026月出土于湘西里耶古城,上书有“迁陵洞庭郡”五字,其中提到的“洞庭郡”改写了此前史学界对秦代湘西历史、地理的认知。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万六千多枚简牍,共计约二十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秦代的文献资料。



(1)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文物二:石刻“嘎仙洞石室祝文拓本”(下图),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献。但因没有明确记载和实证,石室的具体位置久无定论。1980年,研究者发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一嘎仙洞石室内的石刻祝文。其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且多出78字。由此得以确证嘎仙洞即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北魏拓跋鲜卑族石室祖庙,由此证实了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



(2)根据图文,分析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史料价值,并说明材料中用到的历史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022-04-1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10 . 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
来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栗特物品。
A.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B.魏晋至隋唐东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
C.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
2022-06-01更新 | 1304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育贤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假回顾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