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朝时期,富有的宗族成员对于贫困族众的赈济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救恤族中孤弱和单寒亲友,包括资助贫困族人婚丧嫁娶以及维持日常生活,赡养族中孤老疾弱,抚育那些幼年失怙的子侄等。其二,战乱和凶荒之年存恤贫者,如房景远“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由宗族发起的社会救济,看似一视同仁,实际上并非如此,救济的主体同客体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别,由近亲及远亲,拥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人排在前,如有余力,则依次惠及旁人。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救济者的经济实力,救济也不是无限度地进行,在限度与承受能力之外,赈济的力度与辐射范围逐级递减。

——摘编自邵正坤《北朝的宗族与社会救济》

材料二   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孙中山特别规定:对于“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工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垦荒,以均地力”,国家将“严定田赋税收之法定额,禁止一切额外征收”。对于广大工人,“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其余如养老育儿、普及教育、抚恤残疾等,“皆当努力以求其实现”。

——摘编自周兴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具体内涵》

材料三   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共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朝宗族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
(2)根据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一大减贫政策的背景并分析其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社会救济的认识。
2024-02-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材料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
【谈一谈】

材料   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及邻里间的关系,而调整这种关系的规范人们多以“礼”称之。有学者认为,全面多样的礼就是中国最早的民事法。《礼记》记载:“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细微处)。使民日徙善而远罪(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而不自知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摘编自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法”智慧》


请回答:
(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礼作为民事法的特点及其成因。
2023-04-0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埃及文明之所以颇为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的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流域地区,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宝贵的手段进行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

——(美)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材料三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总结埃及文明保持长期延续和稳定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谈一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列举任一希腊文化名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期间美苏的粮食贸易始于196310月。尼克松上台之后推行对苏缓和,美国对苏粮食出口量得到大规模提升。除了卡特政府期间短暂的中断外,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在这一时期,美国在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中采用“联系战略”,将经济议程与其它议程联系起来,通过相互“挂钩”的方式以绑定经济交易和政治交易。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成就了苏攻美守的冷战对峙格局,为苏联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但同时掩盖了苏联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苏联经济单一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至1984年时,能源出口的收入已经占到了苏联外汇收入的54.4%。之后苏联的外汇甚至有三分之二要依靠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与此同时,粮食已经占到苏联进口商品的四分之一。“石油—外汇—粮食”构成了苏联粮食贸易的脆弱链条,而苏联对粮食进口的极度依赖,又必将威胁苏联的国本。

材料二   19858月,里根政府实施了“逆向石油冲击”战略,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然将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这导致国际油价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从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苏联短期内损失了一百亿美元的硬通货,并忍受着油价每下跌一美元就要损失五至十亿美元的绝境。然而此时苏联来不及通过增加产量来弥补损失,1988年苏联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与此同时,苏联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石油的外贸产品了。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以获得粮食援助和贷款,以至于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满足西方的附加条件,最终走向了改革失控和解体。

——摘编自《冷战中后期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与美苏博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全面战略博弈的主要做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经济博弈失利的历史原因,并谈一谈美苏经济博弈的历史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国、法国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物质层面看,虽然建立了各种机器工业企业、开矿、架电线、筑铁路、造轮船,但仍只有量的积累,而远未达到质的突破,仍处于有工业而无“化”的程度。

从制度层面看,虽然建立起仿照西方民主政治的共和国政府机构及议会、宪法。但这种模仿只勉强做到“形似”。总统、内阁、议会、宪法、法院、法律、地方自治等,一直处于徒有其形而缺乏其相应的内容的状态中。

——摘编自莫华生《近代中国开放及近代化的历史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近代西方侵略对我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一观点。
2022-03-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的产生是人类劳动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科学运用于社会具有双面效应:一方面,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学运用于社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摘编自周银珍《科学伦理: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变单(大变局)”指一个国家(社会)的大发展,即一个国家(社会)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都出现大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2为中国历史上经历的三次“大变革(大变局)”。

中国“历史大变局”的发展演进

发端时间发端事件结局或目标
第一次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第二次19世纪中后期洋务思潮的“变局论”
第三次1978年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补写出三次“历史大变局”的结局或目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8 . 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习近平《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移植嫁接他国的道路和模式。……对本国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是每一个国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也会对本国甚至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了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的确给人民一段喘息时间……到1926年时,工农业产值已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暂时的退却”的理解。

材料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千疮百孔,人们在寻找西方文明的缺陷。普遍认为问题出在“制度”上,资本主义行不通,马克思的预言即将成为现实。而相信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人却认为制度可以从内部进行改革,判断准确的干预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会刺激经济发展。罗斯福采取了这一方案,他执政的六年里,美国经济逐步好转。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危机,罗斯福做出了正确抉择,实施新政,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2023-03-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元素,中国智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列图片是今年春节文艺晚会展示的四川广汉出土的三星堆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面具,其独特的相貌和巨大的体量令人感到无边威仪,也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多元一体。



(1)上述出土文物反映了什么时期什么文明成果?

材料二: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2)根据材料二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任选两家)并分析其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出自2018821日至22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023-03-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10 . 百年救亡,百年复兴。

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实业家忍辱负重,砥砺前行,投身到实业报国的事业中……

材料一:“国难当头,只能为口舌之争,不能救国家于水火,如此做官,于国何益?……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救国为目前之急……其根本则在实业。”

------张謇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属不易,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属不易,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一遇危急情况,必然会导致相对脆弱的民族企业破产。

------《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1)材料一中状元张謇提出了什么救国口号?结合材料二谈谈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命运。

材料三: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荣氏家族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结合材料三写出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哪一创造性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有何意义?

材料四:近年美国不断挑起事端,对中国核心企业进行制裁。2018121日,加拿大官方在温哥华的机场对华为高管孟晚舟进行逮捕。20219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孟晚舟在机场发表感言,几度哽咽。孟晚舟说:“经过一千多天的煎熬,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异国他乡的漫长等待,充满了挣扎和煎熬,但当我走下舷梯,双脚落地的那一刻,家乡的温度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言表。祖国,我回来了!”


(3)请结合以上材料以企业或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