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民族主义不同于欧美各国的“主动勃兴”的民族主义,而是隶属于一种中国气派的“被动发育”的民族解放运动。这种“中国气派”的民族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这集中体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肇始于资产阶级革命,但从其基本性质而言,它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阵营,其最终目标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共和国,因为中国民族主义“是一个国际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和全世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及被压迫的弱小民族共同起来推翻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实际上,中国民族主义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发育成长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民族主义革命道路半途夭折,就是源于“老师欺负学生”的帝国主义殖民逻辑,因而中国民族主义不得不转向社会主义阵营。第二,中国民族主义革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意味着“中国气派”的民族主义追求的是民族平等与民族解放,而不再是奉民族扩张和资本霸权为圭皋。正如毛泽东所强调:“无论它强盛到什么程度,决不把自己变成帝国主义,而是以平等精神同一切尊重中国独立的友邦和平往来,共存互惠。对国内各民族,给予平等权利,而在自愿原则下互相团结,建立统一的政府。”概而言之,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民族主运动义开启了一种新的方向,这种新文明类型不再重复大国崛起的霸权争夺,而是致力于探索和平融进国际社会的发展道路。

——摘自颜景高《中国民族主义的三重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与西方相比有哪些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动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2021-09-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治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宪法大纲》代表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这些基本任务主要有: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他在全中国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对因革命行动受反动统治迫害的中国民族以及世界的革命战士给予托庇权;苏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巩固的联盟者。

——摘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材料二   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以及颁布刑事、民事、廉政、司法等具体法律条例。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交代制度、任用制度、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贪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金库制度、公产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重大意义。
3 . 依附理论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古典依附论认为外国控制的农业或矿业领地是主导经济部门,它们促成了长期的经济畸变;而依附发展论者则认为,在强有力的政府与国内工业化战略和谐一致的地方,经济增长得到了促进。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是复杂的
B.世界市场本质是中心国家剥削边缘国家
C.国内经济增长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
D.依附发展理论考虑问题更为客观和全面
2021-09-1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4 . 奥运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早期比赛项目有格斗、摔跤、标枪、赛跑等,但所有比赛项目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非希腊人均没有参赛资格。据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A.密切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B.促进了希腊城邦政治的发展
C.利于增强希腊人民族认同感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1-09-17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2013年—2018年网民对改革开放的态度倾向指数图,据此可知这一阶段
A.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日益稳固B.民众对改革的争议愈加尖锐
C.国内改革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日趋显著
6 . 1933年12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边苏区,转移到恩施咸丰县小村乡大村一带。任弼时受中央委托来到鄂西与贺龙、关向应汇合,并于1933年12月19日在大村集镇水井湾主持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这就是红军史上著名的大村会议,被称为红三军史上的“遵义会议”。据此可知该会议
A.召开的背景与“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困境有关B.重点讨论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及革命方向
C.有利于解决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D.彻底纠正了当时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路线和方针
2021-09-1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道避重就轻,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为“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有力的“第三种思路”,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材料最能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
C.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需要重估D.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
8 . 费正清(美)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这两种梦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实现的时间分别是
A.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大革命结束B.中国近代阶级矛盾、土地革命时期结束
C.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解放战争结束
2021-09-17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田水利、工商城市、水运交通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下列记载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关中自汧、雍以东至(黄)河,膏壤沃野千里”
B.“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
C.“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D.“燕(地)……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元帝概括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是:“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汉书·元帝纪》)。造成这种民族心理的根源是
A.人口分布和民族格局B.农耕经济和宗法制度
C.商业发展和家国一体D.农业文明和分封制度
2021-09-17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