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4 道试题
1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90次组卷 | 13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36.52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63.4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65.73

100

——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而周人的封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的现象。周人的封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世袭权利
C.有助于推动文化认同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2023-06-12更新 | 330次组卷 | 24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023-05-18更新 | 399次组卷 | 229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是专供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机构D.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2022-12-06更新 | 274次组卷 | 2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877年,发生了法国共和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事件,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     
A.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及共和制B.宪法赋予了总统较大实权
C.保皇派取得政治上的巨大优势D.具有强烈的封建专制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2022-10-18更新 | 587次组卷 | 70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的变法内容可归纳为:废国野、废井田、废分封、废世卿世禄、限宗法、强君权、设郡县、建军制、开星殖、建官制、立成文法、举举才、调赋税、通贸易等。据此可知当时(     
A.各诸侯国民富国强B.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C.社会进入转型阶段D.基层管理进一步强化
2022-04-27更新 | 237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海关工作停顿,外商拒绝关税。1854年,上海成立的英法美“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税的征收。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1861年4月英国人赫德正式担任总税务司。这样,外籍税务司逐渐成了各地海关的实际管理者,华籍海关监督则完全被外籍税务司架空。辛亥革命前,海关税款的保管和支付,由中国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按清廷户部的指示办理。但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清政府竟不惜进一步出卖海关权。1912年英国为首的“债权国家银行”决定把海关汇交给汇丰、德华、道胜三家银行。由税务司按期通知拨付有关各国。关税税款的收支保管权的被攫取,标志着中国海关主权的完全丧失。

——摘编自寇钰晶《中国三个时期的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

材料二   1987年以来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我国海关还不断出台政策规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海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中国海关提出的“登机桥”“普洱茶”“三氯蔗糖””油压或气压传动阀”“新能源汽车”“微生物油脂””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等《协调制度》修订建议被采纳。近年来,我国不仅实现多次降低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药品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还积极推进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制度性合作建设,把签署自贸协定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场贸易协定18个,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多及42个国家。

——摘编自蔡岩红《70年从弱到强关税变迁见证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过程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以来中国海关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