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英国13世纪初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     
A.促成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注重维护臣民的私有财产
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2024-01-12更新 | 158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列宁曾说: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D.人类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的民主革命
2023-01-11更新 | 350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发展和东西文化交流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朝鲜与中国是如何互相“吸取营养”的。
2022-03-27更新 | 30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毛泽东思想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021-12-18更新 | 20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关于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欧洲人于13世纪已开始海洋探险B.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财富和市场的需求
C.人们懂得一些地理知识D.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奢侈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世纪,各种重大事件和人物在文艺复兴这座大舞台,上风云聚会。只有当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精神进入神学领域及基督教会的信仰层面,欧洲才爆发具有重大意义的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巅峰时期,通过联姻形成的西班牙国家,热衷于宗教传播,近海宜商的地理环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理论的基础,理性思考导致了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成为文艺复兴的最后表现,也是它对现代世界观的突出贡献。米兰多拉创作了《论人的尊严演说》成为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宣言,为后来以理性为基础的政治哲学引导社会政治革命方向、确定以个人权利和社会契约为核心的政治形式奠定基础。文艺复兴推动了一场自发的、越来越广泛地革命意识产生,它真正影响到西方文化的每一个方面,西方文化发展毫无疑问的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摘编自上海社科出版社出版《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比较开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开始认为,他们的工作应当是“世俗化”,由宗教宣传扩展到对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介绍。以前的重点一直是“把异教徒从地狱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而现在的问题则是要“把异教徒从现实苦难的地狱中解救出来。”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有许多传教士设教堂、办学校,发表公开演讲,开办图书馆、博物馆和医院,出版报纸和杂志,传播西方文化。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促进宗教发展的史实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021-10-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量才(1880-.1934年),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业企业家。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史量才在办报过程中,继承了中国传统史学观,不断完善“史家精神”,最终开创了“史家办报”模式。他认为新闻和历史有共同本质,认为办报等于记史,报人应该具有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尽管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史量才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申报》详细报道了“五四”运动、“四一二”“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战争……。多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都把《申报》作为资料宝库。史量才不仅关注中国国内事务,也将视野放在世界,力求第一时间让国人了解其他国家的真实动态,并在伦敦、华盛顿、东京、巴黎、日内瓦、罗马、柏林都设有特约通讯员。史量才“办报记史”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摘编自董天策《“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史量才开创“史家办报”模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量才“史家办报”模式的意义。
8 . 中共八大后,一些“地下工厂”地下商店”纷纷出现,对此,毛泽东指出:“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毛泽东旨在
A.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展B.加速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C.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D.反思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9 . 1855年,法拉第致信《泰晤士报》,描述他见到的泰晤士河:清澈的整条河变成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甚至更臭,整条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泰晤士河的变化
A.与英国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B.展现了科学时代的消极影响
C.暴露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罪恶D.源于英国“城市病”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礼·地官·族师》中有“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埋葬"的记载。这表明周代
A.基层管理蕴含连带责任机制B.礼法并施且赏罚分明
C.村社行政管理体系严密完备D.宗法制深入社会底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