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史料大数据统计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材料二


——据杨奎松、董士伟《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统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于史料大数据统计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尝试探索从拟人化的角度来理解建筑形式的表达力,在写道建筑时说:“凡是没有掌握人体,尤其是解剖学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它。”达・芬奇为了更准确地绘制人物画,也将在人体解剖中得来的数据用在绘画中。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科学发展影响艺术创作B.人性自由得到充分尊重
C.绘画艺术注重灵魂塑造D.解剖医学取得巨大成就
3 . 下表所示为1995~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表中数据可以佐证
年份外商在华投资合网外商项目外商华实际投资额(亿美元)
1995~1999年平均数23973557.12
200022317593.56
200126140496.72
200234171550,11
200341081561.40
200143664640.72
200544001724.06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吸纳了外商在华投资
B.外资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C.对外开放的深入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D.外商投资增长带动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2021-06-18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民收入从1933年的近425亿美元,增加到1934年的490亿美元和1935年的571亿美元。而社会保障使得工人即使在失业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商品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从而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这说明
A.社会保障是缓解“生产过剩”的主要途径B.美国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以工代赈和社会保障都有助于摆脱危机D.罗斯福新政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
2021-05-13更新 | 45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对抗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6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初任教师的袁隆平开始做研究,传承和应用了孟德尔创立和发展的现代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并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袁隆平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和杂交玉米、高粱的成功,得知水稻不育现象和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撰写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挑战了经典遗传学理论,极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他和他的团队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甚至在其试验田遭人毁坏后,仍顽强地继续研究。在多年农田实践和大胆研究中,对先前文献有继服承、有突破。1974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5稻品种“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并很快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造福了中国和世界。

——摘编自饶毅《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隆平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1-09-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有关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2010年2月,世界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2012年超过4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涉及多国,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这说明
A.逆全球化的现象愈演愈烈B.全球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
C.发达国家垄断地位被削弱D.经济全球化推进国际合作
2021-07-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1928年苏联国家谷物生产总量为733.2百万公担,到1934年则降至676百万公担,净减57.2百万公担。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集体化降低农民积极性B.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C.苏联工业化吸引大量劳动力D.调整工农业比例的失调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同民每年要把人口情况登记造册,上报周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加强了人口管理和统计工作。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进一步规定对与人口相关的统计实行户主或本人主动中报,官府核验,以保证申报的及时和准确。汉代地方按规定向朝廷呈报“集薄”,其中最重要内容就是“户口垦田,钱谷出入”。魏晋以后,各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与清查、统计制度。隋朝实行“输籍法”和“大索貌阅”,建立起人口档案,定期核验,严惩弄虚作假。宋朝实行类似于现在“户口薄”的户帖制度,到明朝时趋于完善,户部统一制定户帖格式,定点印制,地方官吏按户帖要求入户调查,逐项填写,其记载事项包括户类型、户主原籍和现籍、居住地、姓名、性别、年龄、人数、与户主关系、家庭财产等,英国学者卡尔津称之为“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

材料二   民国政府在30年代初曾有一次不很完整的人口调查,好各地人口自己到指定地点登记,只调查常住人口,且未规定标准换时间,最终调查数字是47480万,虽不太精确,但“四万万同胞”之说因此开始。新中国成立后,摸清人口状况成为开展各项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19534月,政务院发出进行全国首次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组成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严格按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办法,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结合普选进行直接调查登记,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民族等,确定调查标准时间为195363024时。为使普查资料真实明行全面,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最终调查全国人口总数为亿人。这次比较全面科学的全国人口调查是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

——摘编自孙兢新(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统计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首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全面、科学”的主要表现,说明这次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
2021-09-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统计,隋文帝取代北周以后,基本保留了北周原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任要职的局面,如三省18名高级官员中来自关陇地区的有15人,六部46名官员中有30人来自关陇。此举意在
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机制B.保持核心统治力量稳定
C.昭示权力来源正统合法D.保障士族门阀垄断政权
10 . 据清末《成都通览》统计:成都城内有各姓祠堂81所,如张家祠(西顺城)刘家祠(东大街)朱家祠(科甲巷)……这反映出当时成都
A.宗教迷信活动猖獗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已经是繁华大都市D.专制主义王权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