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39年3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提议将5月4日确定为“中国青年节”,得到党中央的批准,随后青救会组织了多场纪念“五四运动”的集会。5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出席“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这些做法
A.利于争取团结广大进步青年B.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实现了党员结构的不断优化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生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它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社会的纲领,吸引了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把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它自19221月至19232月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罢工高潮。1923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统一战线。由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出现了革命的高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19499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共产党开创民主革命新局面的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所说“写在人类历史上的工作”的伟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历史认识。
3 . 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2020-11-17更新 | 83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3)-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力提升)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进程》

材料二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要按照民主的原则解决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的迫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摘编自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美苏“冷战”加剧,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由于领土纠纷、民族宗教矛盾及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等,这些发展中国家之间时常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他们纷纷投入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宣言》,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摘编自陈新慧《对反战和平运动问题的分析》


(1)指出材料一中“亚洲本身都变了”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处理战后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材料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


(1)据材料和所学,概述英国对澳大利亚地区扩张方式的变化?
(2)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澳大利亚产生的影响。
6 . 下图是乾隆皇帝纪念渥巴锡率部东归的碑文拓片和颁发给土尔扈特与和硕特部的大印。这体现了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中外文化不断交融
C.民族团结和平等的民族政策D.乾隆帝的浪漫情怀
2020-09-08更新 | 444次组卷 | 13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检测
7 . 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2020-02-20更新 | 378次组卷 | 14卷引用:【单元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能力过关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9-04-15更新 | 1689次组卷 | 33卷引用: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
9 . “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有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     ②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③孔子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