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世界秩序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符合下列哪一时期的状况(  )
A.20世纪四五十年代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D.20世纪九十年代末
2021-03-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漫画《最后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是推手自己》,该漫画揭示了
A.文化多样化趋势明显B.全球化趋势不可扭转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区域集团化受到挑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复习“大国兴衰”时,刘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探究一【图文说史—探讨英国崛起】

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普通国民感觉有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由于对政府持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

——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教授安德鲁波特



(1)上述史料反映了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文献说史—解决美国难题】

华盛顿:“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文献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利;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林肯:“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文献2: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2)华盛顿和林肯为解决面临的难题,分别制定和发表了什么文献?

探究三【导图说史—阐述苏俄(联)兴衰】



(3)根据以上思维导图,简述苏俄(联)兴衰的过程。

探究四【以史鉴今—畅谈国家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08-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材料四   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图3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秦朝疆域图。从该地图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秦已经统一六国,疆域空前广阔
B.秦朝定都咸阳,中原地区是其统治中心
C.“郡”“国”并存,建立中央集权
D.秦长城是在连接六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上世纪90年代新纳粹分子将“1993欧洲无国界”的广告改成“1993欧洲无外来移民”(如下图),后面破墙上写着“不要犹太人”、“不要穆斯林”、“不要北非人”、“不要土耳其人”。该现象反映了
A.主权国家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B.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的分歧加大
C.极端民族主义阻碍一体化发展D.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潮流
21-22高一上·江西·开学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阅读: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图一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战!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与图一相比,图二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2021-09-08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维新运动期间,一批具有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改良派,主张发展实业学堂,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乎学校。”维新派认为,西方各国的强大,在于“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之强大,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广设专门学校之举指,以达到“通经济变人才”的目的。1898,康有为奏请设立各省农务学堂,并请“开农报以广见闻,开农会,以事比较。每省开一地质局、译农学之书,绘农学之图”。同年,清政府下诏“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其各省州府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其工学、商学各事宜,亦著一体认真举办”。于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设立江宁农务工艺学堂;江南道监察御史曾宗彦奏请并经总理衙门议准设立矿务学堂;两广学务张鸣岐在广西设农学堂;江西绅士蔡金台等在高安县地方设立蚕桑学堂;端方于京师专设农务中学堂等等。

——摘编自《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一一以清末实业学堂研究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清末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清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B.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
C.贸易逆差的地位长期保持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日益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