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6年7月,孙中山在上海张园举办的茶话会上发表演讲,其主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孙中山认识到(       
A.基层政权应大力提高行政效率B.必须依靠民众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C.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D.群众监督是保证官员廉政的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1950年在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墓室画像石拓片,该画像反映了(       

①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②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形成南稻北粟农业区                       ④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2-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4 .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人送来了祭肉,同时让桓公“免去下拜受赐的仪节”,但齐桓公仍按照礼仪下拜。会盟后,诸侯们订下“无有封而不告(分封要报告盟主)”等盟约。对此认识准确的是
A.周代礼乐秩序得到维护B.周襄王重建绝对权威
C.桓公霸业得到诸侯认同D.宗法分封制得以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