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936年后,日本平均输出中国东北大豆、豆饼、豆油132万吨,并有超600万名壮丁被劫至东北做劳工。此外,日本还向东北移民24万余人,控制了嫩江省(今属黑龙江)44.6%的耕地。日本的这些行为(     
A.说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为发达B.加速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
C.表明日本对我国经济的疯狂掠夺D.利于促进中日间的友好交流
2023-12-27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早期义和团等民间团体是“和睦家乡、看家护院”的组织,乃至“营县局卡亦有招募防卫”。1896年后,大刀会打出了“逐灭洋教”的旗号,各地义和团也纷纷响应,兴起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这一变化(     
A.说明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B.反映出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表明中国社会矛盾已趋于汇流D.体现了清政府已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2023-12-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内阁正式设立于永乐时期,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衔,并拥有专门的官署;至成化年间,内阁已成为文官政府代表。这一变化(     
A.实质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说明内阁已经取代六部
C.旨在实现权力中枢相互平衡D.表明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2023-12-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两宋时期,士大夫的论争日盛,而宋仁宗在调解士大夫的争端上则是:台谏攻宰辅,或罢台谏,或罢宰辅,或两罢之。因此,仁宗朝宰辅更换之频繁,不仅远过前三朝,而且在有宋一代也是最多的。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出宋仁宗的任人唯贤B.反映出宋代君主权威的强化
C.说明宋代的党争局面混乱D.加剧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
2023-12-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隋朝时期,江南出现了“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云集”的富足局面,而关中却因屡遭战乱而日趋贫瘠。隋文帝虽“省徭息役”,并凿开广通渠,将关东之粮运往长安,仍不免饥馑。因此,解决南粮北运问题,便成了隋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
C.是巩固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D.是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产物
2023-12-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种新的土地租税制度,其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和在“均地分力”的基础上实行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制。管仲的这一改革(     
A.标志井田制的彻底瓦解B.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D.印证了齐国首创重农抑商政策
7 . 据下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争霸战争尤为激烈B.诸侯国大肆争夺人口
C.赋税制度比较严苛D.统治者注重户籍管理
2023-01-04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1921年10月长沙《大公报》上先后出现的一对离异夫妇各自刊发的启事。这两则启事说明,当时长沙(     

李子贞启事

贞与同县何可贵为妻,自结婚以来,两不和谐……协议离异,由贞给贵光洋二百元为再娶之资,贵亲手领讫,并立离婚字据给贞,此后贵与贞脱离夫妻关系,各不相干

何可贵启事

顷闻贵报登载贵与妻李子贞脱离一事……贵聘娶妻李子贞为妻迄十余年,并无恶感……诉绝地方厅判决不准离异,收有判词确证……(李子贞)现捏叙脱离各节,尽属子虚

A.大众传媒过度干涉私人生活B.社会风俗变迁凸显法治意识
C.报刊从业人员缺乏实证精神D.男女平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9 . 下表示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洋纱、土纱用量表和机布、土布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中国机纱、土纱用量表(单位:万市担)中国机布、土布产量表(单位:百万匹)
用纱总量洋纱量土纱量总产量机布产量土布产量
1840751.26 3.03748.23600.0620.73579.33
1860760.554.28756.27 624.5919.88604.71
1894740.99173.64567.35686.2591.70594.55
A.洋纱洋布的输入均衡增长B.近代棉纺织业发展艰难
C.棉纱市场被西方列强操控D.传统自然经济迅速瓦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官修史书《资治通鉴》对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时的记载为:“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减书对同年十一月,唐军攻克长安后的情形记载道:“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长子)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摘编自刘东社《玄武门之变史事发覆》

材料二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自开国时建成即号为皇太子,太宗以功业声望卓越之故;实有夺嫡之图谋,卒酿成武德九无年(626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事件。”“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及其谋士主动发起的一场宫廷夺嫡政变,政变的结果是原太子李建成命丧黄泉,李渊主动逊位,完成政权鼎革,李世民继承大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摘编自李巍《玄武门之变与贞观雅正诗风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北宋《资治通鉴》与现代学者对玄武门之变发生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北宋《资治通鉴》与现代学者对玄武门之变解读不同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