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锐意通四夷”,是为了“宣德化而柔远人”,与亚非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在外交礼仪上践行“厚往薄来”,朱棣亲自定夺“今后朝贡者,悉依品级赐,虽加厚不为过也”,对于各国贡物并无太多要求,赏赐物品的种类与数量由皇帝决定,且质量和数量远超贡物数倍。

——摘编自李新烽《郑和下西洋与当代中国对非洲政策比较》

材料二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中方代表与非洲部分国家代表有了直接且实质性的接触。60年代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在提出“对外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的同时援助坦赞铁路的修建。70年代非洲国家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很大贡献。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与机制化成效的推进,中非关系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刘鸿武、林晨《中非关系70年与中国外交的成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中非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后中非关系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非关系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所示为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公费留美幼童在出洋前的合影。这一举措被视为洋务新政的一部分。据此可知,洋务新政(     

摄于轮船招商总局门前
A.为国家近代化培养和储备了人才B.以学习西方教育为中心
C.先后打出了“求富”“自强”的旗帜D.成为清朝灭亡的导火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康熙时,常令其亲信官员及部分督抚大员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民情,奏折制度由此产生。雍正帝继位后,更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据统计,雍正在位13年,仅收录于《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朱批奏折就有约35000余件。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行政效率的大幅提高B.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政治制度的腐朽没落D.封建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4 . 19世纪英国各行各业相继实行工厂化,但落后的社会现状与经济发展速度相矛盾自1830年开始,议会改革斗争进入决战阶段,中等阶级改革派动辄组织起数十万人的盛大群众集会。由此可见,议会改革斗争源于(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C.议会政治极其腐败D.社会矛盾难以调和
5 . 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流水线作业,使劳动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但福特制把工人看作机器和传送带的附庸,片面强调经济动因。这一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调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B.推动生产管理的制度化
C.促进工业生产结构转型D.忽视管理中的心理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役占我国伊犁,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借机提出:“改土车为铁路”,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始建设近代交通体系B.使用经济手段应对危机
C.全面融入世界发展潮流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7 . 1895年,纽约州议会通过《面包房法案》,禁止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面包房主洛纳认为这一法律违宪上诉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定洛克纳胜诉。之后三十年里,最高法院以其作为先例并以类似理由在许多判决中宣布州立法无效。这反映了(     
A.大陆法系分工明确B.大陆法系法官造法
C.英美法系权力制衡D.英美法系体系完整
8 . 如图为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秦简户籍简牍。政府通过将编户民著籍于一地,掌控一户的人力资源、对国家资源作出相应调配,并能够根据相应人口多寡进行土地分配、征发赋役。据此可知秦朝(     
A.赋税收入显著提高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法家思想成为主流D.官僚政治彻底取代了贵族政治
2023-12-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两税法规定:户税纳钱,地税纳米粟,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白居易在《赠友五首》中说:“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农民在收获季节集中抛售,常常导致物贵钱贱,丰产不丰收,由此可知,白居易认为两税法的实行(     
A.实际上加重了农民负担B.有利于解决政府财政危机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12-1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明代,为驱民(从事)农桑,政府规定税收折丝征收,称“折色”。到弘治年间,陕西所负担的农桑折丝居全国第六位;到清代中叶,陕西纺织业已颇具规模,“城固洋县(今属汉中市)养蚕利甚广……喂养桑蚕,织成茧绸”,乾隆时,有奏章道“民间渐知仿效养蚕,织成秦锻、秦绫……年年进贡之用。近已通行远近”。由此可知,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政策诱导②技术改良③海外市场扩大④商业利润驱使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12-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