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明初,吏部职权仅限于任免中下级官员,洪武十三年,吏部尚书的品秩不仅得到提高,而且权力也大大加强,时称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       
A.内阁权力的不断膨胀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D.中枢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为一系列战役的结果,这一系列战役在客观上(     
A.推动了中原地区农耕开发B.形成了北宋与辽对峙的局面
C.实现了南北民族间的交融D.促成了南宋偏安局面的出现
4 .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恩赐官爵制”“政党分肥制”“考试择优录用制”三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格莱斯顿政府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大致如下:一切文官,除了少数最高级官员外,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才能录用;文官有高低两级之分,高级文官负责执行政策,低级文官负责办理日常事务;凡考试合格者,经培训后,按成绩高低分配到相应的机关作。国王集立法和行政大权于一身,官吏全由国王任命,官吏的选用和升迁,不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和政绩,而是凭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所有的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一切听命于国王。到19世纪,英国的两党制日益成熟,内阁开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于是,哪一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就把各种官职作为“胜利果实”分给他们的支持者。所以,每次执政党的更替和内阁的变迁,都要引起政府人员的大换班,使政府工作混乱。

分别提取阶段1、阶段2、阶段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阶段。
2022-11-28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展示了同一时期的中外货币图像。由此可知(     
A.中外经济贸易往来频繁B.西方的货币已实现了统一
C.中国铸币技术较为先进D.货币具有较强的文明特性
7 .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初置。”《汉书·郑言传》载:“自元狩(汉武帝年号)之际,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汉代在河西设置的四郡是武威、张掖、酒泉和(     
A.合浦郡B.南海郡C.敦煌郡D.河西郡
8 . 朱熹在《家礼》中强调子辈必须绝对地服从父母,不蓄私财,晨昏亲省,出入必告,怡色柔声谏过。并规定族众在家族内部必须恭谦守礼,“凡为人子弟者,不敢以贵富加于父兄宗族”。这反映了朱熹《家礼》(     
A.实现了程朱理学的世俗化B.益于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D.促进了宗法社会组织的形成
9 . 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三个权力主体之间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A.缓解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B.对政治运行具有双重的影响
C.旨在强化总统对立法权的监督D.使联邦政府的权力超越国会
10 . 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在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的粟特文纸本信札写于西晋末年(约312~313年),其出自往来中国和中亚的粟特商人之手,信札原本是要发往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却因故未发。这可以用来说明(     
A.造纸术利于西方人文精神产生B.西晋年间造纸术已传入欧洲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D.中国古代科技对周边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