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邮票(节选)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的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受底登陆、攻克柏林
70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


比较两个周年的纪念邮票,指出其中一处的不同,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集会上首次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李大钊也发表演讲,热情歌颂劳动者的价值;次年,《新青年》等报刊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一些专为劳动者创办的刊物出版发行。一时间,“劳工神圣”“劳农神圣”响彻思想界。知识分子此举意在(     
A.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B.为社会变革寻找新的力量
C.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动员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2022-11-21更新 | 86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人们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它促使了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中打碎神学奴役枷锁,解放人性行为,便不可能出现18世纪的“争取人权”的口号。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性和自由意志到启蒙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是一个发展过程,从争取人性、人权到提倡“主权在民”,也是一个发展过程。两者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伟大斗争,而且有一些共同点。当然,二者在内容和要求上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例如14、15世纪时,人们在政治观上主张强化王权,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而18世纪末则坚决反对“朕即国家”。

——摘编自对明翰《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3年为纪念五卅运动8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举办了第一届全运会,参加运动会的有一、三、五军团、江西军区、中央政府各机关,红军学校以及19个单位选派的180多名运动员。比赛除球类和田径项目外,还设有刺杀、投弹等军事项目。这次运动会的召开(     
A.适应了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范围
C.锻炼了敌后军民的应战能力
D.表明根据地形势根本好转
6 . 1919年6月,李达接连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1920年4月,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同年,沈玄庐与李汉俊主编的《星期评论》也编辑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劳动者的政治觉悟普遍觉醒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入传播
C.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呼之欲出D.中国共产党修订了革命纲领
2022-08-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说:“在南京所订民国约法,内中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是兄弟主张的。”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重要条件。即便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就结束,袁世凯又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是谁也无法全部抹掉的。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为推动革命大势的形成做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为什么说“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运动员们从希腊各地跋涉而来,运动会期间希腊各城邦必须停战,这是当时希腊人民的共识,他们也--致同意应该通过定期举办奥运会来向宙斯表示敬意。由此可知
A.神话对古希腊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B.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纪念宙斯而举行的
C.奥运会源于古希腊人对民主的企盼
D.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保障了希腊和平
9 . 下表所示为《新华日报》刊载的部分纪念文章标题。由此可知
时间版次标题
1938年7月8日3英澳印热烈援华·纪念我抗战一周年
1939年7月9日3“七七”二周年·苏联特别广播
1941年7月7日2世界名人联名致书祝贺我英勇抗战·由反侵略总会领衔发起
1941年7月12日2迎接七七·美东西方协会七六举行广播·英广播公司增华语节目
1942年7月7日3同盟各国元首纷纷来电致贺,对我全国军民慰勉有加
1943年7月7日3英相电贺蒋介石·中英合作必能发挥适当力量
A.中国抗战受到国际社会关注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不断巩固
C.美苏等国反思对日绥靖政策D.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援助
2022-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自《青年博览》


请回答:
(1)走在新航路开辟最前列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是?据材料一,说明推动他们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和条件。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纪念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