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漫画由美国人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该漫画(     

   

A.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B.讽刺美国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C.谴责英法在埃及的殖民争夺D.表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23-09-15更新 | 527次组卷 | 6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荷兰的报纸上刊登的一幅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漫画:自由与平等的捍卫者是一头驴,它戴着厚厚的眼镜,作立正姿势。该漫画(       

Below is a cartoon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a Dutch newspaper: The Defender of Liberty and equality is a donkey, wearing thick glasses, standing at attention. The comic ()

A.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Affirme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B.强调了法国大革命的突出特点 Emphasized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C.指出了启蒙运动的影响有限 It points out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is limitedD.对法国大革命持否定的态度 Take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French Revolution
2023-01-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图说历史】     

漫画不是客观实物的“写真”,它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带有主观和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仍能反映特定时期的世事变迁与时代内涵,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立场。透过历史漫画,我们可以叙史解史。






请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漫画的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围绕漫画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下面是二战后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该漫画意在表明(     
A.美国垄断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权力B.联合国成为美国称霸的工具
C.苏联的国际话语权被联合国挤压D.两极格局下美苏间相互攻击
2022-12-03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裁决欧洲的漫画。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的背景是(     
   
A.国际联盟成立B.美国宣布加入一战
C.华盛顿会议召开D.欧洲优势地位削弱
7 . 下图是发表于1907年7月《时报》上的一幅漫画。图中面对载满干柴甚至已经燃烧的车厢(土匪、革命、暗杀),标着“立宪"的消防栓依然紧闭。该漫画(     

A.反映了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强B.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C.表达了对政府立宪进程的不满D.蕴含了对民主革命的殷切期望
8 . 下图是漫画家廖冰兄作品:从以时间换取空间到以空间换取时间(1937年)。图中有一个钟表,刻度是城市。该漫画论述的主题是(     
A.抗战的基本过程B.抗战的战略设想C.抗战的最终结果D.抗战的重大意义
2022-10-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十)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1948年英国某位漫画家创作的漫画,走在最前面的是苏联,后面的人分别标示着“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等。旁边是“杜鲁门服装店”的橱窗,正展示着“马歇尔计划”。漫画表明(     
A.马歇尔计划无意援助社会主义国家B.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最终形成
C.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经互会与之对抗D.意识形态对立延续到经济领域
2022-09-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漫画选自《旧世百态:漫画时政》,描绘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三角龙旗的情景。它可以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帝制与共和的生死较量B.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已严重破坏
C.东北人民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无奈D.日本企图实现“以华治华”的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