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它是中国第一部对国家体育教育进行细化的学制。它不仅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同时在中学入学试验最低限度标准上,明确提出“小学体育标准测验及格者”方能入学。为了与新学制相匹配,1923年民国政府又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壬戌学制》及《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并规定中小学课程分为国语、算数、历史、英语、体育等科目,学生必须将学分修满方能毕业或继续深造。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改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要求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

——唐文昊《南京国民政府体育教育政策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体育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这一原则,国家要求在全国各厂矿中,有准备、有计划地逐步推行劳动前后或劳动工作间歇的体操。在全国各机关,要开展在上班前后和工作休息时间的工作操。在农村主要结合当时民兵训练,利用农民的业余时间,推行一定项目的体育锻炼。同时规定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定期举行运动竞赛,进一步推动人民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人民群众患病率不断下降。据统计,衡阳发电厂在开展广播体操后,职工患呼吸疾病、精神不振的情况大有改善,医药费也减少了200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除了科技、医疗等贡献外,也得益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余敏《建国初期湖南群众体育研究(1949—195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壬戌学制》有关的体育教育措施实行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体育事业的原因及意义。
2023-02-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6~17世纪,拉古斯所建构的法的体系,明确地重现了《法学阶梯》的物法结构,他用一个图表鲜明地展示了这一物法结构(如下图)。这反映了当时(     
A.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法律应该更加具有普适性
C.西欧城市开始初步复苏D.财产不可侵犯原则的确立
3 . 中国城市供水设施的发展

材料一   远古时代,先民一般利用天然河水、湖水或泉水维持生计。夏商周时期,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在无天然河湖可资利用的地方,只好开泉、凿井取水。秦汉以后,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对生活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井、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统治者不得不开发水源,修渠引水,以解决城镇居民的用水问题。汉武帝元狩三年修昆明池,并引池水入汉都长安,供居民使用。隋唐长安有比较完备的供水系统,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城,与城中众多的水井相辅相成,共同解决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问题。唐代以后,宋元明清诸代在大中型城市中也普遍建有供水设施。

——摘编自王双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及其特征》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影响下,各地沿海通商口岸如天津、上海先后建设了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20世纪初,北京供水不足问题进一步引起各方人士重视。1908年北京连续发生火灾,清廷寻求防火方法,袁世凯称自来水为解决之道并获得政府支持。因国力衰微,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自来水公司只得采取招商集股的方式筹集资金,随后发行300万元股票。又因技术落后无力自产,供水设备只得向外国购买,但外国公司只计自身利益,对中国的自来水系统建设不负责任,建设过程很快出了问题。在铺设安装水管时,部分宗室以管线可能会经过其祖坟为理由阻挠,甚至将官司打到了宗人府。

——摘编自张凯昭《民生之首:清末民初北京的自来水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城市供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自来水系统建设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美苏冷战及两伊战争】

材料   “两伊(伊朗、伊拉克)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虽然仍有对峙之势,但是对中东的策略已经发生微妙复杂的变化。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阐述了美国对两伊战争的四项原则∶第一,保持中立;第二,期望苏联会采取克制态度;第三,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关心这场冲突;第四,必须早日结束这场冲突。阿富沙战争是此时苏联中东战略的关键一环。作为阿富汗的邻国,伊朗将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的行为视为对其安全的挑战。虽然苏联在两伊战争爆发后向伊朗频频示好,但是伊朗仍在阿富汗问题上坚决反对苏联,这也导致了苏联在战争中后期开始对伊拉克有所倾向。虽然伊朗在阿富汗问题上一直不愿对苏联言听计从,但是并不能说毫无成效,在1987年后,伊朗在该问题上立场逐渐软化,可以说苏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外交目的。

——摘编自冀开运《美苏对两伊战争的政策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对待两伊战争态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伊战争给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
5 . 有学者指出,古埃及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对周边地区和西方文化的孕育保存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影响的过程。巴比伦的法典、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文明元素均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营养成分,同时古希腊罗马的文明也推动着其他文明的发展。从中可以推断,世界文明(     
A.具有互鉴性和双向流动性B.最早产生于古埃及地区
C.发展具有独特性和继承性D.起源以文字发明为标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他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     
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2022-11-13更新 | 72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879年,上海点石斋印书局出版发行汉英词典——马礼逊《五车韵府》,开本再缩小,两册合并一册,价格更便宜,流行更广。到20世纪初,《五车韵府》一版再版,还将旧版按汉字的罗马字拼音首字母排序改为按汉字部首排列。《五车韵府》在中国的流行主要缘于(     
A.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推动B.列强对华文化渗透增强
C.天朝上国思想已被摒弃D.崇洋媚外之风日渐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在传播儒学的过程中,认为“不以老幼贵贱贤愚”“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他独创的“百姓日用是道”和“身本论”思想都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良知”。王艮的这一思想(     
A.有利于推动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践行了“正君心”的理论
C.强调格物致知是达到天理的正确途径D.蕴含近代民主启蒙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惟拓跋迁都平城,纯用胡法控勒诸夏,故最为长久。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该学者的言论表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孝文帝改革消除了鲜卑族陋习
C.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D.孝文帝改革直接导致北魏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金朝“猛安谋克”是以军事需要而建立和发展的军事组织,其成员平时在各自部落内从事狩猎、捕鱼劳动,一遇战争,青壮年便应征召去打仗,并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据此可知,猛安谋克制度(       
A.维护了金朝统治秩序B.具有兵民合一的鲜明特色
C.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D.保留契丹民族的游牧传统
2022-11-07更新 | 265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