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     
A.惊醒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2023-03-15更新 | 96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明朝宦官刘若愚所述,明代所有奏章经文书房的宦官中转后,司礼监的太监不仅能预先知道奏章的内容,而且阁臣的票拟,需要司礼监阅后且认为可行,才送到皇帝手中。这表明,当时(       
A.封建制度衰落B.内阁名存实亡
C.宦官影响朝政D.帝王大都昏庸
3 . 明代的八股文最初只是科举考试中比较优秀的经义文章,这些文章被广大的士子争相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并用于考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八股模式。明代八股文的流行与发展(     
A.使科举考试更加僵化B.反映了士子求学的艰难
C.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D.决定官员政务处理水平
4 . 汉武帝常避开丞相府而直接通过尚书来裁决军政大事。东汉光武帝时,中枢机要“政归台阁”,尚书台“主赞奏事,总领纲纪,无所不统”。这一现象说明(     
A.行政效率降低B.皇权旁落
C.地方权力削弱D.相权转移
5 . 唐代官员无论高低贵贱,都要接受相应的考课。基本上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评定官员的等第,而大考通过年年的累积而进行奖罚。这表明唐代(       
A.官员文化素质较高B.官员管理制度严格
C.看重官员执政能力D.官员升迁需要资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中有很多重视粮食储备的诗句。先秦时期的管仲将粮食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且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秦统一后,将重农作为基本国策颁行天下,立法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设置农官管理、督促农业生产。汉初则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贾谊强调用行政手段促使百姓归农,晁错则主张通过经济杠杆提高粮食价格。唐代刘晏主张根据粮食丰歉调整税赋。南宋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提出选择储粮主体要有所侧重,以藏富于民为主将粮食分储于不同的主体,以更好地发挥储备粮赈灾救灾的作用。元世祖极为重视传播和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主张用先进的农耕技术指导农民耕作,编辑成《农桑辑要》颁布天下。

——摘编自赵纪萍《学习时报》

材料二 美国的全球粮食战略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末,它是由少数私人基金会赞助的,基础是维护美国家庭所代表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富和权力的目的,这些家庭被称为“东海岸。通过该项目资助的隐藏表单在能源、教育、医学、生物学、外交政策和其他领域扩大其影响力、计划主宰世界。自1950年代以来,通过美元贬值、政府补贴、高科技等不断巩固其在世界农业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供应商。在美国跨国农业巨头—嘉吉游说下,世界粮食库存在1970年代初已跌至历史低点。在粮食武器思想的指引下,粮食—金融—能源战略,确保了美国控制全球石油、谷物和其他重要的战略资源,最终维护了美元的金融帝国。                                                  

——摘编自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等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国务院《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全球粮食战略”形成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022-09-10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吉纽西海战胜利。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群情激愤的公民指控指挥战役的6位将军救援不力,在未听取他们申辩的情况下,判其死刑。材料说明(  )
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司法B.公民大会是民主衰败的根源
C.雅典公民的法制观念淡薄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2022-09-10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0年到1953年,我国平均每年出口粮食31亿斤;食油出口1952年为29万吨,已超过战前,1953年出口又增长至33.7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1.3%。这表明我国(   
A.外交政策影响经济建设B.将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D.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2年,毛泽东在《论合作社》中阐述了开展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的重要意义。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除劳动互助组织外,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75个,消费合作社3699个,信用合作社86个,医药合作社51个。这些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改变了边区土地所有制
C.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需要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基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理论家、思想家,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列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思想家,主要著作著述收录进《列宁全集》。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著述收录进《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述收录进《邓小平文选》。

       ——据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有诸多伟大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这些革命家身上的一种共同精神,并予以阐释。(要求:共同精神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