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咸丰四年九月,曾国藩攻克武昌,咸丰帝闻讯打算任其为署理湖北巡抚。有人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闻后“默然变色者久之”,遂收回谕令,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空头虚衔。由此可知(     
A.地方势力开始挑战中央集权B.清廷对地方势力的矛盾心态
C.咸丰朝堂庸臣当道政治昏暗D.空头虚衔使曾国藩消极平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明朝后期部分农民起义统计表
时间领导人地域结果
万历十六年(1588)刘汝国安徽太湖宿松地区失败
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占元江苏徐州一带失败
万历三十四年(1606)刘天绪南京失败
天启二年(1624)徐鸿儒山东邹县、郓城、藤县失败
天启四年(1624)杨桓安徽颍州、河南永城一带失败
天启七年(1627)王二陕西白水县、澄城县拉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据此可知,明末(     
A.朝廷有效维持了对地方的控制B.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C.农民起义风起使明朝统治崩溃D.封建统治危机已逐渐显现
3 . 沙皇俄国政府围绕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三大派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改革,激进派主张自下而上改革;保守派主张无地解放,而自由派主张有地解放。沙皇最终接受自由派的主张,同时保留贵族地主土地,这样,保守派的利益受到重视,激进派废除农奴制的主张也得到满足,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4 .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将自己本土的小麦带到北美殖民地进行培育。经过对小麦的数代改良,欧洲杂面的面包里也包含了白面的成分。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北美大陆的社会进步B.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C.改变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D.助推了欧洲饮食结构的改变
2022-11-14更新 | 42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阿拉伯帝国时期,最高统治者哈里发下设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官僚机构辅助其统治,宰相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责收支。这表明阿拉伯帝国时期(     
A.一度实行民主政治B.中央机构的分工明确
C.威胁君权的因素在减少D.哈里发有意削弱教权
6 . 李鸿章在创办湖北兴国煤铁矿时指出,“若令商民自为创办,不但招集股份易生观望,尤恐别滋流弊……应官为督办”“官为督办,庶可捐滴归公”。在创办招商局时李鸿章说:“惟因此举为收回中国利权起见,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在此,李鸿章认为(     
A.洋务运动已向纵深领域发展B.传统观念严重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
C.洋务企业深受官僚资本压迫D.官督商办企业符合官商的共同利益
7 . 李贽在《初潭集》中对前史所载以巴寡妇清、陈定妻、许允妻、王霸妻、赵娥等为代表的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李贽此举意在(     
A.冲破程朱理学束缚B.提倡民主和自由
C.宣传尊崇女性思想D.强调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英宗时期,有朝臣援引古训谏称“欲怀远者必先安近,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本根以益枝叶也”。孝宗时期,又有人上书称“今各处地方水旱相仍,人民穷困,却乃疲中国,以供远夷,费有用而易无用”。从中折射出明朝(     
A.华夷观念的松动B.朝贡体制的终结C.民间贸易的禁绝D.对外交往的收缩
9 . 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铜器铭文记载了渭水流域贵族划分田土疆界的事。其中不仅记载有分田之事由,四方边界之所至,还记录了此事需劳动许多来自各方的“证人”等等。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分封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田土争夺与纷扰相当激烈
C.人们的契约意识普遍增强D.土地的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10 . 有学者指出,古埃及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对周边地区和西方文化的孕育保存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影响的过程。巴比伦的法典、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文明元素均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营养成分,同时古希腊罗马的文明也推动着其他文明的发展。从中可以推断,世界文明(     
A.具有互鉴性和双向流动性B.最早产生于古埃及地区
C.发展具有独特性和继承性D.起源以文字发明为标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