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结构恢宏、气势磅礴、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期以后流行小赋,这是因为(  )
A.汉赋呈现出平民化趋势B.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
C.皇帝好恶决定汉赋兴盛D.文学作品的风格受时代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样化的双边、三角、多角关系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俄、中法发表倡导多极化的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东盟和中、日、韩举行了“9+3”会议,后发展为“10+3”会议;西欧一些领导人到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访问,倡议建立欧拉自由贸易。该状况(     
A.表明美国已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B.说明第三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
C.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标志着强权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3 . 包山楚简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居民的身份,其中多将居民称为某地人。简书中所记载的地名尚、字陆、巢、罗等,这些地名大致是楚国的县、邑、里。这反映出战国时期楚国(     
A.最早确立了郡县制B.等级观念的弱化
C.贵族政治彻底崩溃D.社会转型的趋势
4 . 明清之际,顾炎武认为,传统君、臣,民关系的最大弊病在于君权至高无上,导致君臣,君民关系失衡。为此,他提出“天子一位”“禄以代耕”,实际上就是把君主置于与普通民众同等的地位,以表达君、臣、民在政治上的互相平等。顾炎武的主张(     
A.主旨在于推翻君主制度B.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解体D.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
5 . 1826年,李比希在德国首创了闻名于世的现代化学实验室——吉森实验室,这一模式得到广泛的欢迎。随后,不仅各大学纷纷建立实验室,各类企业也对此表现出强烈兴趣。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化学工业迅速崛起。这反映了当时(     
A.科学与生产相结合的趋势出现B.科学发展严重污染环境
C.英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改变D.重化工业逐步占据主导
6 . 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2022-07-24更新 | 5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两极格局即将结束时,欧洲一名政治家预言世界将出现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统一的欧洲,苏联在经济上将依附于它。另一个是统一的亚洲,美国将依附于它。几年后,欧洲一名学者又预言未来的世界将是“三极”的世界:由美国控制的“美国极”、由中国和日本以及周边国家组成的“亚洲极”、犹豫不决的“欧洲极”。由此可知
A.欧洲企图恢复“世界中心”地位B.亚洲已具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C.“一超多强”是国际格局新趋势D.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可逆转
8 . 下表为建国初各经济成分占比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国有企业26.232.734.541.5
集体企业0.50.81.33.3
公私合营企业1.62.13.04.0
私营企业48.738.138.430.6
个体手工业23.026.322.820.6

A.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B.个体手工业生产呈下降的趋势
C.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一定成果D.1952年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2022-04-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5年7月,慈禧太后在召见大臣时表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侯调查结果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实行”。1906年9月慈禧颁布上谕,宣布“预备立宪”。晚清朝廷的这一举措
A.反映了晚清官僚队伍政治上的诉求
B.顺应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趋势
C.表达了科举废除后知识分子的呼声
D.体现出革命与改良思想的交锋
10 .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各国争相变法B.出现了百家争鸣
C.铁犁牛耕出现并得以推广D.土地国有化趋势加强
2022-07-13更新 | 1791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