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大师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杂志撰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王尽美联合邓恩铭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并创办了《励新》学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廓清了很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这些活动(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B.有力地批驳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D.为开展国民革命做好了舆论动员
2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在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还存在着领土争议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但这些都没有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障碍。这体现出上合组织的特点是(     
A.强制性B.包容性C.创新性D.广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6年,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在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曾进行激烈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他后来回顾时说:在进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中,立场必须合理合法。其中“合理”主要指(     
A.法官个人的专业权威B.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D.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
2022-11-13更新 | 433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发行股票,该公司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试行股份制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1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访华,邓小平把一张面值为50元的飞乐股票赠送给他。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B.计划经济观念不复存在
C.股份制公司大量出现D.多种经济模式同时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面积“倒挂”。例如,德国这一时期发展速度欧洲第一,但是所夺取的土地尚不及英国的十一分之一。这一现象(  )
A.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激发后起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D.推动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 . 玻璃的发展不但影响了欧洲的建筑风格,也是欧洲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其玻璃工艺可追溯到一千年前,工艺家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精致的、奇特的玻璃造型,这种带着神秘和贵族气息的玻璃器具在玻璃工艺界独占鳌头,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玻璃艺术运动工作室兴起,才宣告结束……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对玻璃制造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发明了路布兰制碱法。……到了20世纪,建筑物内部钢铁框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建筑更高,玻璃使用面积更大,超现实主义者关于透明建筑的梦想变成现实。

——摘编自[美]大卫·怀特豪斯《玻璃艺术简史》

材料二   图为15世纪的一个僧侣,在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下抄写手稿。修道院是工业革命的精神策源地,特别是机械时钟和玻璃的使用,为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而这两项技术在几个世纪后的演进,则为科学革命打下了基础。欧洲人用玻璃制造出了眼镜、试管、温度计、蒸馏烧瓶等对工业和科学有重要影响的物品,透明的玻璃还装饰了西方人的室内文明,改变了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摘编自[英]萨利·杜根、戴维·杜根《剧变: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近代玻璃制造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玻璃制造业对欧洲社会现代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建国后发行的纪念邮票《技术革新》,邮票画面是鞍钢技术革新模范王崇伦站在刨床前,耐心地回答着工人的各种问题,千分尺、圆规、三角尺、齿轮等工具图样装饰边框。该邮票的发行反映了此时期(     
A.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技术革新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C.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工业发展D.体制改革激发工人阶级积极性
2022-11-06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体现了新加坡()
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B.当地传统文化消失C.殖民地文化特色D.移民文化阻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无论是苏俄内部还是列宁,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退却,但列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同看法,他将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认识的变化(     
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适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2022-09-08更新 | 4429次组卷 | 46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