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情况。分析该表,可以推知(     
年份农业劳动者占
社会劳动者的比重
农业总产值占
社会总产值的比重
农村及其加工品占
出口总额的比重
195283.545.482.1
195781.233.571.6
A.社会主义工业迅速发展B.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C.农业生产在曲折中发展D.对外贸易改善国内需求
2023-12-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反映了唐代以来江南地区每市亩水稻种植中的人工投入情况,据此可知(     
时间每市亩水稻种植中投入的人工数
唐代后期11.9
明代后期与清代前中期9.78—14.13
1936年13.75
1941年11.25
A.人地矛盾日益严重B.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农业发展比较缓慢D.土地兼并限制技术进步
2023-12-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如表中杜甫的诗句。由此可知,杜甫的诗歌(     
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指农民)杼轴茅茨空《岁晏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A.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B.体现了狂放激烈和想象丰富
C.彰显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感D.揭示了唐朝尖锐的阶级矛盾
2023-12-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史记》记载骠骑将军霍去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蹴鞠,事多此类。”《盐铁论》记载,贵人之家“蹋鞠斗鸡”,一般百姓也“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刘向的《别录》也记载,每年寒食节,人们成群结队到郊外踢球,即所谓的“寒食蹴鞠”。据此可知,汉代蹴鞠(     
A.推动军事力量增强B.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
C.成为主要娱乐方式D.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023-12-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个体是为了解读时代,以下为吕文利教授所撰写的《丝路记忆》一书的目录节选。

第一章开路岁月
汉武帝:纵横捭阖开拓丝路
张骞:拉开丝绸之路的序幕
王昭君:丝路上的最美使者
……
第二章丝路盛世
玄奘:西天取经的“偷渡客”
阿倍仲麻吕:在大唐做官半世纪
鉴真:日本人眼中的佛学巅峰
……
第三章艰难前行
赵匡胤:开启海上繁荣
马可波罗:让北京遇上威尼斯
黄道婆:改变世界穿衣风尚
……
第四章东西交汇
朱棣:让世界看见中国
利玛窦:做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老师
康熙帝:开创了古代中国的荼蘼盛世
……
根据材料所列目录,选取其中的至少一章目录,提炼信息,形成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合理,理由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6 . 下面为鸦片战争后在华外资银行一览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银行名称成立时间及总行所在地香港分行设立时间上海分行设立时间
丽如银行1842年,孟买(1845年迁至伦敦)18451847年设代理处
汇隆银行1851年,孟买(后迁至伦敦)18621855年设代理处
麦加利银行1853年,伦敦18591858
法兰西银行1848年,巴黎18631860
A.顺应了资本输出的历史趋势B.表明英法成为侵华的急先锋
C.香港、上海是列强侵华的中心D.适应了对华贸易增长的需要
7 . 1453年,日本向明政府进贡时,使者携带的附进物数量相比于1433年大幅度增加,明政府委派“牙人”(中间商)居间估计其价值,此后立即调整收购政策,将贡物的给价大幅削减。这表明当时(     
A.对外贸易急剧扩大B.朝贡使明政府获利丰厚
C.抑商政策逐渐瓦解D.朝贡贸易已有市场意识
2023-06-10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二中、六中、省实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欧洲文明扩张史》中介绍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然而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推动英国15世纪农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重商主义政策D.圈地运动
2023-03-3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下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到1960年间,罗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核战争观。他认为核战争的爆发不仅会造成人类的大量伤亡,还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核污染。罗素认为美苏双方若发生核战争,必然会给整个人类世界带来无穷的苦难和不可估量的危害。由此,他积极投身于反对核战争的研究,认为核战争爆发的根源在于美苏之间的敌视与对立。

——摘编自谢佛荣等《罗素核战争观的正义分析》

材料二   罗素认为核战争可以得到有效防范。美苏双方裁减军备,给世界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同时,人类可以创立一个有别于国际联盟或联合国的新的国际权力机构;还可以改变现在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让大家学会把自己国家外的所有国家和人民都看成合作者不是竞争者,教会大家和平相处。这些都有助于防范核战争爆发。

——摘编自谢佛荣等《罗素核战争观的正义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素积极研究核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素防范核战争的策略。
2023-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观天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天文观测的过程中,注意到季节的规律性变化。古巴比伦人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0天,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为了使太阳运行和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末加上5天。在古印度,一年曾被划分成雨季、冬季、夏季,共12个月。中国商代的历法已经有平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古希腊人对古埃及的历法进行修正,在每4年后加上一天,从而产生了儒略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天气变化的过程并尝试预测天气。上古时期,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后来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反复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气象常识,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1856年,法国政府建立起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率先开始了天气预报业务。1950年代末,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显著提升。1973年,在英国成立了由30余个国家支持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它以.提供10天准确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和6个月的季节预报而闻名世界。

——摘编自夏洪星《漫谈天气预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天文观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气象预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