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很早就设有史官,老子就是著名的史官,而司马迁则是汉武帝时代的专职史官“太史令”。史官的设立表明(     
A.史学的产生B.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始
C.史学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人类历史的真正开端
2024-03-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高考历史日日练3.19——2022届浙江卷版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希特勒上台后疯狂扩军备战后的行动。

材料一       限制德国军备。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德国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凡尔赛和约》相关规定

2022-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2 经济危机与走向世界大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

材料   19285月选举,纳粹党在全部3100万张选票中仅获得81万张,在国会491个议席中只占12个议席;19309月选举,获得640万张选票,占总选票的183%,l07个议席。19327月选举,达1370万选票,占全部选票的373%,占230个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材料       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蒙难最多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工厂纷纷停工,有600万人失业。萧条也促使德国人普遍厌恶凡尔赛条约。许多德国人认为,正是德国从协约国那里得到的战后处理才造成德国的破产。中产阶级对经济制度及其未来完全失去了信心。人数众多的中等群众把共产主义看做是对自己的致命打击,便绝望地东张西望,寻找某个人把他们从布尔什维主义中拯救出来。       

——(美)R.R.帕尔默《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2022-05-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2 经济危机与走向世界大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慕尼黑会议召开前各国的企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纳粹德国以苏台德为题,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进行挑战。

——摘自百科词条“苏台德区”

1938年初,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以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的计划是先占领德捷边境的苏台德区,然后再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一旦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欧洲的大门就等于敞开了。向东既可以进攻苏联,向西又可以进攻英、法。

——宛华《世界上下五千年》

2022-05-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2 经济危机与走向世界大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绥靖政策的含义。

材料一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后,国际联盟派出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赴东北调查。李顿调查团既确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但又说中国的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并据此认为日本有欲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的根据

——根据人教版《战争与和平》整理

2022-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2 经济危机与走向世界大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孔子和他弟子的推动下,“士”这个原来低级贵族的专用称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士志于道,质直而好义,杀身以成仁,不耽于舒适的生活等。这表明
A.孔子意识到周礼难复B.儒学具有入世精神
C.西周分封制得到调适D.官僚主要来自士人
2022-05-19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选择题
7 . 1936年9月,毛泽东致信陶行知等人:“我相信我们最近提出的民主共和国口号,必为诸位先生所赞同,因为这是团结一切民主分子实行真正抗日救国的最好方策。”同时,他还对宋庆龄十余年来的革命言行表示敬仰,希望她继续作具体的实际活动。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
A.巩固国民革命社会基础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国家垄断资本工业政策,建立了大量的政府企业机构,这些工业对民营工业的排挤是战时民营工业难以成长的重要原因。不过,在内战和恶性通胀等大环境下,到20世纪40年代末,无论是民营还是官营工业,都无一例外处于瘫痪或崩溃的状态。

——引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


阅读材料二,概括20世纪40年代末民营工业“处于瘫痪或崩溃的状态”的原因。
2022-04-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5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曲折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之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就已经开始。……到1952年年底,除了西藏等部分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变革。

——引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


阅读材料二,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例,扼要说明“土地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变革”。
2022-04-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3 新民主主义革命-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10 . 唐朝长安的历史地位?
2022-04-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唐太宗、布达拉宫)-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