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2023-12-01更新 | 85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复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775年,德国人克洛卜施托克在《公侯赞》中声称他神圣的诗歌不能为宫廷服务:在《三级议会》一诗里,他认为看到法国大革命是他的幸福,要向法国人学习。据此可知,他(     
A.宣扬理性主义B.反对君主统治C.推动法国革命D.赞成民众掌权
2022-09-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中说:“天地之间,虽事之多,有条则不紊;物之众,有绪则不杂。盖各有理之所寓耳。观画之理,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者,不能达是理也。”这一主张在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如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表明宋代绘画(     
A.描绘自然秩序B.崇尚诗画一体C.深受理学影响D.以文人画为主
2022-09-20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称:“(元代)从‘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演变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从一种抚琴对弈、佐诗人画的雅物转变为百姓日常生活饮食中离不开的一项元素”,这一转变(     
A.反映出茶饮风尚的世俗化B.推动市民生活方式的普及
C.得益于社会阶层流动加快D.使茶叶成为主要的农产品
5 .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萨克雷咏唱道:“机器在运转不息——英国的这些征服的武器...战胜了波涛和大地,靠它们航行、织造和耕犁,洞穿了绵亘不断的丘陵,横跨过重洋万里。”该诗反映了英国(       
A.机器生产对生态的极大破坏B.凭借着工业优势向外拓展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殖民扩张D.工场手工业获得迅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其中大量的香草美人、神话人物、虬龙鸾凤,绝不是以意象本身的意义存在的,而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这些在后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这表明《楚辞》
A.呈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趋势B.可用于证实周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D.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瑞图(15701641),福建晋江人,大学士,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作品丰富,艺术成就被广为传颂。其书法作品也以各种形式被保存并流传开来,包括张瑞图题写的摩崖石刻、庙堂匾额、功德碑、墓志铭、纸卷诗轴、法帖等。其创作的《永春李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晋澄李先生生祠记》《再借亭》三方碑刻作品,主题皆是歌颂乡贤名宦为官清廉、为民行德政,楷书表现尤为端庄,落落大方;他创作《卫民祠碑》是为了表达对忠烈义薄云天的扼腕痛惜,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人格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云:“瑞图书法奇逸,钟王(钟繇、王羲之,魏晋时期书法家)之外,另辟蹊径。”在泉州所见张瑞图题写的碑刻匾额多“以行为楷”,其大字碑取法纵势,姿态挺拔峻峭,如生龙动蛇,美轮美奂。小字碑取法横势,显得飘逸洒脱,具有轻松自如的意趣。

——摘编自刘昭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丹碑刻集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瑞图的书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瑞图书法作品广为称颂的原因。
8 . 明代卷轴画大都以鲜花野草、山情水韵、逸致幽情为主,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行家”还是“逸家",在表现内容上大都远离社会,除了像唐寅.徐渭那样有特殊经历和思想境界的画家以外,极少有人在作品中表现现实的内容,使得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和风俗画更加衰微。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为(       
A.文人追求个性才情的发挥B.政府对文化艺术的高压政策
C.诗书画等艺术因素的融汇D.知识分子热衷践行程朱理学
2022-09-0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体系内容丰富,传统家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材料   子能食,饲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六岁,教之数与方名,男子始习书字,女子始习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诵之。白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尸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门。九岁,男子读《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解,使晓义理。女子亦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戒》之类,略晓大意。……十岁,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读《诗》《礼》《传》,为之讲解,使知仁义礼智信。自是以往,可以读孟苟扬子,博观群书。凡所读书,必择其精要者而诵之。

——摘编自(宋)司马光《涑水家仪》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家训教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种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为白居易参与江南农活时所作,白居易凭借此诗一举中第,然而获得功名的白居易和当时许多出身较为低微的进士一样,不得不主动结交长安名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其推荐得以授官。这表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官场B.重文轻武风气愈发浓厚
C.官员主导文学创作D.社会阶层流动存在障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