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建都论》是明代陈建论述都城选址的一篇议论文。他论述的古代都城选址的各项条件,即“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在他的心目中“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孟子的政治诉求在于使诸侯行“王政”。他认为,“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的“王政”
A.主张小国寡民B.强调民心归附
C.与“王”字本义相符D.明确以“天理”为核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2022-05-18更新 | 2081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古都北京

材料一   唐朝幽州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汉族。623年,居于辽西的部分粟末鞋羁人迁入幽州。此后突厥人、契丹人、室韦人等迁入,定居在幽州的良乡、昌平、潞(今通州)等地。关外马匹和皮毛等产品输入,关内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输出,均以幽州为聚散点。唐朝幽州经常驻有大量军队。杜甫在《后出塞》中说:“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材料二

金熙宗统治时期(11351148年),金吸收先进的汉文化,改革女真落后的旧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遭到女真保守派贵族的反抗。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
1151年,金海陵王颁发的《议迁都燕京诏》中说:“京师粤在一隅,而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深虑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闾间疾苦,何由期月而周知。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金朝模仿汴京,经营燕京。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幽州地区的历史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分析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2020年,我国河南“许昌人”遗址出土的微型鸟雕像,将中国艺术中鸟类的发现提前了8000多年。2021年,康奈尔大学考古团队在新墨西哥白沙国家公园发现人类脚印化石,这比之前的考古发现美洲有人类,向前推了5000年左右。可见
A.考古发现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B.历史真实都有待于考古发现的证实
C.人类最初的文明相互之间联系密切
D.古代世界各个地区的文明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从如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西周《伐崇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秦朝《秦律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麝鹭,毋……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
西夏《天盛律令》“沿唐徕、汉延诸官渠等租户、官私家主地方所至处,应沿所属渠段植柳、杨、榆及其他种树,令其成材,……不许任何人砍伐。”
元朝《大扎撒》(法令)“狩猎结束后,要对伤残.幼小和雌性猎物进行放生。”

①政府通过法律保护生态环境   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
③历代均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法   ④法律严苛使社会矛盾激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5-17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晚清重臣张之洞1909年10月4日去世,各方对其评价相去甚远,可谓“盖棺难定论”。

材料一   1909106日,清内阁奉上谕对张之洞评价:“公忠体国,廉正无私……(任疆吏)提倡新政,利国便民。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1907年)入参机要,管理学部事务,宗旨纯正,懋著勋劳……服官四十余年,擘画精详,时艰匡济经猷之远大,久为中外所共见。”

材料二   19091012日,倾向立宪的《神州日报》刊文,“中国近数十年来,言维新变法者不一其人”,而张之洞是“位高望重而又唱之最早、持之最力者”。“综观公之生平,其于一切新政,不得谓无直接间接之关系,而今日一切新政上之所由徒有形式而未得其精神者,要亦受公之影响。盖公之学识,一半新半旧之学识耳”。

材料三   1909107日,同盟会会员主办的《民吁日报》评论:“(张之洞)于宪法之理由,国家之元素,以及东西诸硕儒之政治学说,皆茫焉不知。然而其眼光最灵,心思最巧,又深知徒讲旧学,泥成法之不足以弋时望、保高位也,于是缘饰一二西法,以为进行政治之方针。至一有摧抑,不惜自贬其身价,以求为保利禄之计。”


(1)分别概述三则材料对张之洞的看法。结合所学,说明形成以上三种不同评价的原因。
(2)结合史实对张之洞进行评价。
2022-05-16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古代的火药武器

材料


上图的铜炮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纪年可考的金属管形火器,是当时火药武器的典型代表。炮身外壁纵向刻有铭文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由此可知,该炮制造于元朝至顺三年,是同一类别产品中的第300号,可见当时火炮生产和应用的规模。


依据以上图文,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展与传播。
2022-05-1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材料一   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从西欧到北美大陆的第一艘船带去商业精神、扩张意识,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

美国独立后自然把这些继承了下来,而美国本身的发展也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国一向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根据这种假设美国又认为,它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一种特别的权利。这种民族优越感和自满意识一旦发展到极端便表现为颐指气使,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并设法去驾驭别人。

材料二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期阶段
17751897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全球称霸时期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海外扩张时期”和“全球称霸时期”的扩张政策和活动。
10 . 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4以上的产业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9个省区,除山西、云南、四川在抗日战争时期产业得到小幅发展外,其他六省基本没有近代产业。

19531990年中国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时间投资总额 /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 %
东部中部西部备注
“一五”时期(1953195761241.826.621.2其余部分为不 分地区的投资 所占份额
“二五”时期(19581962130730.730.626.8
“三五”时期(19661970120924.928.238.5
“七五”时期(19861990
16184

56.5

28.8

14.7
投资总额含外 资和民间投资

材料二   2000年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产生效益,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柏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20002013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投资年平均增长比东部地区快4.6个百分点。2012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加强区域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积极构建东西南北纵横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发展为视角,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经济的发展。
2022-05-16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