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垄断的局面,要求参政。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两宋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事”,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明朝时,科举考试分南北卷,南北方录取有一定比例规定。这些现象可以看出
①南北朝时科举制度已经出现②宋朝选官制度最为规范科学
③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 ④选官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诗经·周颂·执竞》中“钟鼓喤喤,磬筦将将”,以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来赞颂周朝开国之祖的丰功伟绩。考古发现的青铜乐器“钟”始见于周代遗址,可能出土于
A.陕西长安普渡村遗址B.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D.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2022-05-22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犹太难民来华犹太难民情况简表
时间人数
19331937.810001500
1937.81939.820000
1939.81940.620003000
1940.61941.1220000

1933年的纳粹政权曾鼓犹太人移民,但纳粹政权控制范围之外的国家限制了这一行为-如果流亡者多是被纳粹政权剥夺了财富的穷人。波兰驻德国大使利普斯基在19389月与希特勒谈话“为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我们波兰人将在华沙为他建造一座辉煌的纪念碑。”1939年美国政府拒绝载有900多名欧洲犹太难民的轮船进入美国,1940年和1941年,美国国会相继否决了向难民开放阿拉斯加州和接纳2万名德国犹太儿童的议案。

1933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向德国递交了抗议书,谴责希特勒的反犹暴行。1938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总领事何凤山发放了1900多份签证,使数千犹太人逃离屠杀。1939年《东方杂志》刊文“虽然我们在上海尚有十多万难民的生活不易维持,但我们只要能力能办到,总可以尽力帮助犹太难民,我们应站在弱小民族的联合战线上,一致对付欺凌弱小民族的敌人。”自194112月起,日本对上海犹太难民采取了类似于敌侨的管理方式,至19458月,难民们终于迎来了自由。据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当时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五国所接纳难民总数还多。

——摘引自王健《逃亡与拯救:二战中的犹太难民与上海》


(1)纳粹屠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人痛心的人间惨剧。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二战期间犹太难民问题的认识。
(2)在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依据下面时间轴的提示(序号),结合相关历史进程,写出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简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
2022-05-21更新 | 32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召开的)一个半世纪以前,为结束“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冲突,各方达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制定了指导一般外交政策行为的原则。由此产生了把不再受宗教驱使的现存政治实体作为出发点的欧洲秩序。此后将近一个半世纪里,这一体系通过几乎是自发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同盟,把挑战者约束在这一均势中。

均势未能挡住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军事势头。法国跨过它古老的边界,征服了欧洲大陆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之后险些在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覆灭。这次维也纳会议的与会者在旧体系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重新建立新的均势,还要面对法军占领所引起的民族主义的新浪潮。

俄国沙皇、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构成的“神圣同盟”防范对国内体制的威胁;英、俄、普、奥“四国同盟”剿灭任何对领土秩序提出挑战的国家;“大国一致”机制确定了定期召开同盟国政府首脑参加的外交会议,制共同目标,对付新出现的危机。三套机制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支柱,均势是维也纳会议中取得的重大成果。英国通常不介入尚未出现、或短期内仍不明朗的局势,但在1904年,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加入法国和俄国的协约国联盟。

维也纳会议后的头40年里,对欧洲秩序起到了预防冲突的缓冲作用。任何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随后的40年,维也纳会议的愿景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破灭,均势内固有的尔虞我诈把世界推向了战争。

——摘引自【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


(1)有人说:“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说,维也纳体系是“反动的';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维也纳体系却是有重要贡献的,它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被公认的第二个国际体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解释。
(2)概括维也纳体系走向破灭的原因。
2022-05-2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人类学家发现,“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山海经·海内经》中有“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王国维以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顾颉刚先生认为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禹”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禹”的定义是“禹,虫也”,因此,“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

遂公盨【xǔ2002年在海外文物市场上被偶然发现】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1098字。首句的“天命禹敷土,随山壑川(天命禹平治水土,凿山以疏流)”是目前所知关于大禹治水的最早记录。

北宋沈括言“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光秃秃)矣”。“除河北备边之外,民力可用者惟东至登、莱(山东地区)西至秦、凤(陕西地区),南抵淮泗(淮河流域)而已。此数十州者,中土之根本,不可不惜也”。两宋时期的北方局面,使无论是北宋的“引黄北流”的治河方案还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以水代兵”的军事防御方案,都未取得有利民生的结果。

——摘引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自至元元年(1264年)起的近20年间,黄河以北的各路府州都有大水记载。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河北河南廉访司报告说“大抵黄河卧槽之时水势似缓,观之不足为害。一遇霖潦,湍浪迅猛。自孟津以东,土性疏薄,兼带沙卤,又失导泄之方,崩溃决溢可翘足而待”。元代运河走向与黄河夺淮正好是互相交叉,如何使黄河泛滥不影响到运河,这非常重要。

——摘引自韩茂莉《一条河贯穿了一个文明的进程-黄河历史上的六次改道》


(1)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西亚、北非。说出两地古代文明的相似处。
(2)利用上述材料,说出你对“大禹治水”的理解。如何看待“古史辨”派提出研究东周以前的历史“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泛滥改道的原因。为什么说“河运”关乎“国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分析如图得出的几个结论中,准确、合理的有

①从产业革命开始,煤炭被广泛用作于工业生产的燃料
②从能源使用上推断,工业革命由英国向欧洲大陆扩展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世界主要能源转向石油和天然气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凋敝,能源消耗总量急剧下降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在2022年3月27日召开的“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座谈会上,学者们回顾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台湾的风雨历程,为今日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历史启示。下面几段材料可归属于这次研讨范围的是
①材料一: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记:至元(年号)间,立巡检司。
②材料二: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
③材料三:刘永福据守,抗不奉诏,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④材料四: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缔结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秩序的条约和协定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8 . “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中国工人运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表呈现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状态,其主要是由于
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大罢工
1922年8月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
1922年9月粤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2年10月山海关铁路工人罢工
1922年12月正太铁路工人运动
1923年2月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2月胶济铁路工人罢工
1926年10月南浔铁路工人运动

A.民族意识的逐步觉醒B.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D.执行“扶助农工”政策
2022-05-21更新 | 52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国家领土形成的过程存在着先占、添附、征服、购买等多种方式。有学者称,美国领土的形成具有非常有利的外部机遇,它是在欧洲因素的作用下、在欧洲的矛盾争斗中不断扩大的。下图所示①②③中,“欧洲因素”的影响集中体现在
A.意大利B.西班牙C.英国D.俄国
2022-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3世纪中期至16世纪初,埃及大力推动对外贸易,在沟通欧洲与印度洋沿岸、东南亚、中国等地的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时期
①奥斯曼帝国日渐兴起   ②地中海区域商业活跃
③美洲大西洋沿岸繁荣       ④马尼拉帆船贯穿东西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