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宋代蒙学出现批专科知识教育的启蒙教材,内容包含了历史类、博物类、伦理类、起居礼仪类、家教类等。清代前期出现专门研究蒙养学识字教学和儿童作文教学的教学论专著,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法理论与规范。这一变化反映出清使前期
A.理学确立官学地位B.学术文化高度繁荣
C.文化政策出现质变D.国家体制调整强化
2022-04-20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西汉建立后,刘邦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荚钱重三株,只及秦钱的四分之一,其文仍为“半两”。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曾”行八株钱”,文帝时“更铸四株钱”,其文皆仍“半两”,铸币权时放时收。由此可推知西汉时期
A.社会现实影响货币政策B.形成钱重与钱文不一的传统
C.民间铸币利于国家稳定D.币制改革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总理衙门是早期自强运动中各种洋务事业在北京中央的领导者,推动包括新式教育、交通、工业、海关、军事等现代化建设,但事关机要的情报,还得由其“严密封送军机处呈进”。这反映出
A.清廷外交主动走向现代化B.总理衙门没有实际执行力
C.决策层观念落后需要革新D.中枢机构实现了外交集权
4 . 西班牙画家苏巴朗(1598-1664)擅长静物画,他用一种淳朴的精神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物品。下面这幅静物图中产自中国的瓷杯内,盛放着来自墨西哥可可制成的巧克力饮料,该作品反映了当时
A.世俗画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B.中国瓷器受到欧洲人的追捧
C.世界贸易促进饮食文化交流D.欧美日常生活习惯趋于一致
2022-04-2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1902年,德国有4000个化学家,大学毕业的占84%;而英国有1500人,大学毕业生占34%,其中一半是在国外上的大学,有机化学的研究队伍则是后继无人。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生产转型面临困境B.教育研究相对落后
C.工业发展速度下降D.企业规模日益缩小
6 . 唐代的使职,是职官本制以外的差遣官,即离开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独立于三省六部制职官系统之外。如表为唐代各阶段使职统计表.此表可以佐证唐代
时期任用使职年数产生个使职所需平均年数使职数占总数的百分率
高祖至高宗(618—683)154.410%
武则天至玄宗(684—755)640.8245%
肃宗至德宗(756—804)281.7519%
顺宗至宜宗(805—859)124.5889%
懿宗至哀帝(860-907)202.414%
A.官僚体制的成熟演进B.君相矛盾的尖锐发展
C.政治控制能力的变化D.中央地方的权力配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太平天国政权曾在其控制地区实行“招业收租”和“代业收租”政策。“招业收租”就是号召逃亡的业主回乡收租,“代业收租”即太平天国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代替业主收租。这表明
A.土地政策根本没实行B.未彻底改变生产关系
C.政权的性质发生改变D.没有进行反封建斗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雅典国家形成后,握有国家政治权力的贵族的利益与新的经济发展相抵触。日益上升的商品经济对传统自然经济的侵蚀,也就是对顽固存在的氏族秩序和贵族权势的侵蚀。在与传统贵族的斗争中,新的工商富有阶层与失去土地和沦为债奴的平民渐渐汇合,形成一道要求改革的浪潮。公元前621年,开明贵族德拉古制定第一部成文法典,但没有解决当时存在的问题。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禁止雅典公民订立以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他鼓励外邦手工艺匠移入雅典,又限制谷物出口,降低谷价,颁布培植林木和改善灌溉的法令,还规定个人有订立遗嘱自由处理产业的权力。梭伦另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改革是按法定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与以前的旧制度相比,含有更大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1)根据材料,概括梭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进步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社会生活而俱来,它是社会的表象和凝聚力,怎样的社会产生怎样的文化体。中国古代文化是从高度发展的农业生产凝聚起来的。到了17世纪的明清之际,中国有从古代文化孕育有出新文化的继迹象,但没有破土就被顽梗的封建生产方式和封建政治窒息了。而西方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他们相率东来,到了19世纪中期,施加暴力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近代的中国已不是唐宋元明清那时的中国,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近代,而成为一种过渡的特殊形态社会。因此,中国的近代文化也有很大的过渡性,始终处于新旧交织之中,表现为复杂和多样。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2-04-20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1930年,苏联成立了“外宾商店”,到1933年初增加到了400个,最鼎盛时期,达到1500个。“外宾商店”不仅面向“外宾”,也面向“内宾”,其低价收纳民间金银等各种贵重物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逐利。据此可推知,苏联的“外宾商店”
A.是尝试改变经济体制的窗口B.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有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减缓了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
2022-04-18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5.20)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