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 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是什么,简析“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表中所列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3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

——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4 . 下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这反映了英国(       
时间事件
1863年议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
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5 . 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023-04-12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罐头曾经的快生活方式》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02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

7 . 材料   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 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史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024-04-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26次组卷 | 4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46年美国准予菲律宾独立
1947年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54年法国从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年亚非29国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开会,确立在冷战中“不结盟”的立场
1959—1961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1974年印度发展核武器,首次进行核试验
1998年巴基斯坦成功进行了核试验
A.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C.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D.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022-08-29更新 | 29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线上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6月,签署《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5月,土耳其爆发凯末尔革命。

1920年8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爆发。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3月,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10月,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上台。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公民向国际战争的交战国售卖军火;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

有西方学者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称为“焦虑的时代”。依据以上大事年表,对“焦虑的时代”作出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