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儿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2024-05-09更新 | 135次组卷 | 7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41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1915年全国钢铁产量及其分布情形,根据表可知,当时(     
地区产量(吨)备注
湖北136540此系汉阳铁厂炼成之铁
奉天(今辽宁)29530本溪湖煤铁公司所炼
山西72000平定、晋城、高平盂县、隅县等处土法所炼
湖南26000宝庆、茶陵等县土法所炼
四川25000涪陵、恭江等县土法所炼
云南11000镇雄、剑川、曙峨等县土法所炼
其余各省10000均系土法
总计310070其中土铁144000吨
A.技术进步存在地域差异B.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手工业占据主导性地位D.经济布局逐渐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设立之初,规划该局资本为100万两,先收50万两,分1000股,每股500两,并向社会公开招募。此外,该局还规定:购买股票者必须如实填写姓名和籍贯;股东出让股票时,也必须到招商局注册,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由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体现了开放性与民族性兼备的特征
B.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
C.已突破传统“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
D.表明清政府已放弃抑商政策
2024-01-30更新 | 21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既引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又着力解决经济全球化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由此可知,中国智慧(     
A.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兴起B.有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
C.解决了经济全球化的弊端D.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
2024-01-19更新 | 22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7 . 下面为近代《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则关于中国时局的报道。与之有关的事件应是(     
事变后,这个国家被分裂为南北两个部....除非获得充分的安全保障,否则北京当局不愿接受任何东西。就北京当局而言,时局走向取决于目前正在滦州(北直隶永平府,今属河北唐山市)集结的这支北方军队的态度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以来,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主义和工业化促使移民数量迅速增长。殖民主义使欧洲人作为水手、军人、农民、商人、僧侣,以及行政人员迁居海外。15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殖民地获取了大约1500万劳动力,其中不少是非洲奴隶和契约劳工。18611920年,迁居美国的移民有3000万人。美国立国和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这些移民。在西欧内部,各国在工业化建设中也大量利用移民劳工,如英国用爱尔兰人、德国用波兰人、法国用意大利人。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材料二   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百余年间,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转变,向东北地区迁移逐渐成为人口迁移的主流。1866年清廷宣布对东北的封禁废止,之后大量人口迁入东北。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50多年间共迁去3000多万人。移民主要是来自山东、河北和安徽一带的破产农民。中国人口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冒险向海外移民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是广东、福建两省居民,移民的主要地区是东南亚,其次是美国,他们主要是以华工身份移民。当时闽粤两省地少人多,粮食供应紧张,而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大力发展种植业,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美国为开发西部地区也从中国招募大量劳工。此外,还有部分人口迁移到拉丁美洲、大洋洲、西欧和非洲等地。

——摘编自杜守东《中国人口迁移的回顾和展望》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与中国人口迁移的异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人口向关东和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
9 . 如表为明清之际部分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这些思想(     
思想家思想
李贽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观场之见,但令隔壁好听。不管脚跟虚实,无益于事,只乱聪(听)耳,不足采也
顾炎武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
A.揭开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序幕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
C.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D.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10 . 有学者在评论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认为治乱的根本,应是人克制自私利己的欲望,并主张人类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的自然状态中去。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使其天然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由此可知,下列主张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D.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2024-01-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